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致富 » 正文

因世博而成名:洋人重金买榕绣 外婆将"马"捐故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5-30 22:31:20    浏览次数:140    评论:0
导读

  《马》的黑白照片李厚威展示故宫博物院收藏《马》的证书    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世

  
《马》的黑白照片
李厚威展示故宫博物院收藏《马》的证书
    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世博会不光让茅台名扬世界,也让福州刺绣作品《马》一举成名。而这幅刺绣作品的作者,是人称“全闽第一绣手”的曾明女士。这次,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专家们在收集参展资料时,这幅“榕绣”作品《马》又再一次引起关注。

  前日,她的外甥李厚威向本报展示了刺绣《马》的原版照片,并讲述了《马》的最终归宿——

  《马》的绣法是曾明女士独创的,叫“仿真彩绒绣法”。她用比头发丝还细的数种彩色丝线,一针多线往返穿梭于画面上,让刺绣上的骏马“活”了起来。

  不过,现在从这张照片上只能看到黑白两色。“1973年,我帮外婆为《马》拍照片,当时只能拍黑白照片。”李厚威先生遗憾地说,“如果有彩色照片存世,就能看到它色彩斑斓的原貌了。”

  李厚威是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原馆长,已年过花甲。正是他保存了《马》的获奖资料,并见证了《马》最终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结局。

  “我外婆出生在福州一个官宦家族。后来她走出深院闺房,考入福建省女子职业学校学习刺绣。她成绩很优异,被留校当老师。这幅《马》,就是1914年农历三月她在当老师时创作的。”

  曾明女士钻研的是“榕绣”,是一种流传在福州地区的古老民间艺术。1914年6月,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参加世博会的物品,福建省女子职业学校向上级推荐了《马》。于是,1915年《马》漂洋过海在世博会展出,并引起轰动。因此她又被人们称为“全闽第一绣手。”

  “洋人很欣赏这么漂亮的刺绣,想重金买走《马》,都被外婆婉言谢绝了。那枚博览会金奖牌,她也献给了国家。”李厚威说,“后来《马》的命运一波三折,为了保护它,1973年我向外婆建议,把它无偿捐给故宫博物院。”李厚威赶在捐赠前,拍下了《马》的照片。

  在收到故宫博物院寄来的捐赠证书后不久,曾明女士便去世了。李厚威说:“如果外婆还在,能看到世博会也在中国举办了,不知道会有多高兴啊1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08CC1189D9862CE1E91D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