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分析 » 正文

中国人为什么不敢消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5 16:19:37    浏览次数:139    评论:0
导读

  在首次“全球智库峰会”上,针对外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太低的议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

  在首次“全球智库峰会”上,针对外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太低的议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说,结构调整的最优选择是扩大消费,这将直接拉动内需并降低总储蓄率,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花钱不容易。(7月4日是《成都商报》)

  如何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更愿意花钱成了此次智库峰会上冷饭再炒的热门话题。一边是全球最高的储蓄率,一边是惊人的低消费,两个数据组合一起所说的故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就是爱存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就是不消费。文化基因论也来了,都怪“崇尚节俭、反对奢华”的传统文化,都是美德惹的祸。

  果真的是这样吗?近年来落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奢侈品牌在华销售额几乎均达到两位数的高增长,数据显示,世界公认的顶级奢侈品牌中已有超过八成进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哪见有“反对奢侈”的文化制约力量存在?倒是“未富先奢”现象比比皆是。

  富人们早已在极度奢侈着,穷人们也没有继承崇尚节俭传统,随便进入一间中学,看看中学生们的用度,恐怕没人会反对这种结论:只有花不起钱的人,没有厉行节俭的人。

  “崇尚节俭、反对奢华”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早已跟随转型期而转型了,可“智库”们还拿来解释高储蓄率与低消费并存的经济现象。为了使他们的经济理论说得通,硬就是强加了一顶早不复有的“崇尚节俭、反对奢华”的文化大帽给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之所以拼命存钱,是对未来充满不安,存的都是各种形式各种名义的人生风险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绝不是不爱花钱,富人拼命花却花不过来,穷人拼命挣却挣不到钱花,而中产者早就为了一套高价房把自己下半生都消费掉了。不论穷富都在为内需贡献着,即便如此整体经济还是体现出消费不足症状,那只能说分配机制出了问题。追逐世界工厂的低薪策略以及社会保障不健全带来的注定就是内需不足,造成经济失衡,与什么美德、传统文化没有半点的关系。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173D03C103317AF6180C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