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人生 » 正文

港媒曝富士康13跳 揭开老总郭台铭的辛勤创业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5-30 22:32:07    浏览次数:206    评论:0
  



  从小做起:

  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

  1974年,24岁的郭台铭和几个朋友在台湾建立一家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一起承接塑料零件订单。鸿海成立不久,马上遭遇经济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经营十分困难。合伙的朋友决定放弃,但是郭台铭不肯,就借钱盘下了这家公司。这就是富士康帝国的开始,郭台铭的第一份生意主要从事电视机相关零件的制造。

  刚刚起步,郭台铭就受困于技术难关:工厂技术度依赖模具师傅。

  郭台铭拿着刚刚累积了几十万的资金,就开始盘算是否要投资模具工厂。

  在当时,台湾经济大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其他不少企业家趁着台湾经济起飞,有的炒地皮,有的囤积原料,都在等价格好时大赚一笔。

  和所有累积了第一笔不多资金的企业家一样,这一笔资金到底是去赚快钱还是去做实业?

  但是郭台铭放弃了后来涨了数倍的土地买卖机会,选择投资建厂,引进新设备,和信赖的员工摸索生产工艺和流程。这个过程非常辛苦,每天辛苦加班到深夜。以至于创业的前几年,郭台铭都在问自己:“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吗?”

  靠着第一批模具机器和和技术积累,鸿海开始和台湾前十大制造商有了业务往来,开拓了第一批生意。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1745535D89874AC6B83E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