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首届湄公河峰会4月2日召开 四国可能要中国买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31 12:56:27    浏览次数:84    评论:0
导读

  4月2日至4月5日,首届湄公河峰会将于泰国传统海滨胜地华欣举行。  峰会召开前一周,牵头峰会的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

  4月2日至4月5日,首届湄公河峰会将于泰国传统海滨胜地华欣举行。

  峰会召开前一周,牵头峰会的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首席执行官杰瑞米·伯德(Jeremy Bird)发表声明,否认了之前外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澜沧江水坝影响湄公河流量的指责。

  不过,3月30日,湄公河委员会对本报记者澄清了此前媒体的报道,表示并未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坝是否影响湄公河生态做过结论。

  杰瑞米·伯德称,根据目前的水量记录,没有证据表明湄公河上游(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为澜沧江)的8座水坝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些水坝,湄公河很可能在今年1月就会出现缺水问题。”他补充说。

  除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四个委员会成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也会派出代表参加首届湄公河峰会。

  杰瑞米·伯德认为,会议将有助于厘清模糊资讯,使流域国家建立互信。

  争水由来已久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坝的责难并非事出突然。2009年5月21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一份报告,就提醒湄公河流域六国谨慎对待兴修水利。

  报告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澜沧江修有8座水坝,而老挝计划在2010年末完成对境内湄公河流域23座水坝的修建。

  “水库的存水量不可能超过湄公河的流量。”报告中指出。报告还以292米高、当时世界第一高度的小湾峡拱坝为例,认为仅此一个水坝就有可能导致湄公河流量减少、流速变慢、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

  此次湄公河下游4国遭遇20年以来最严重旱情,泰国旧事重提。

  3月17日,泰国一个名为“拯救湄公河联盟”的激进草根环保团体发表声明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学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湄公河上游兴修水利导致了湄公河水文和河床含沙量发生变化。

  该组织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此举使湄公河下游的泰国、缅甸和老挝深受其害,渔业和农业双双受到影响,当地经济和生活受到冲击。

  本报记者致信湄公河委员会,得到了与之不同的答复。

  湄公河委员会表示,并未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坝是否影响湄公河生态做过结论。而委员会提供给本报的一份《湄公河低水位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详细阐述了此次湄公河旱情的可能原因。

  报告首先分析了湄公河上游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云南省景洪、思茅、临沧、澜沧四地自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的降水量,并与2000-2009年的同月降水平均值比较。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的汛期过去后,四地的降水量皆远低于往年。

  而在湄公河流域北部地区,降水量同样自2009年9月开始较往年有明显下降。老挝境内的琅勃拉邦省和泰国北部的清莱甚至出现了从去年11月持续至今的零降水量。

  湄公河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做出“有限结论”,认为导致湄公河此次旱季极低水位的原因是:2009年汛期相对较少的降水量,以及汛期过后更为反常的低降水量。

  谅解与合作

  关注此次湄公河争水的并不仅止于沿岸国家。

  2010年2月4日,美国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华盛顿召开听证会,主要研究范围为国际冲突、安全与和平的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的东南亚项目负责人理查德·科隆宁(Richard P. Cronin)出席听证会做证词,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东南亚的活动及对美国利益的影响”。

  证词很大范围内涉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湄公河上游的水电工程及其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影响。智库研究人员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湄公河流域最大且最强而有力的国家,其坐拥湄公河上游资源及水能。

  “地缘就是命运。”科隆宁引用古谚,提醒美国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湄公河区域的动作。

  此次湄公河争水事件高调鸣锣、低调进行,有分析人士指出,其背后或有四国的政治和经济算盘。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李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湄公河流域除泰国外,其余四国连同上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云南、广西都属于欠发达地区,大都依靠劳动密集产业及出口带动经济,地域的临近性和资源结构的相似性导致各国产业同一性很高,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都存在着竞争。

  所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始终雷声大雨点小。这一次的“争水事件”,如果有数据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游水利的确影响了湄公河流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能就要承受对各国给予一定程度弥补的压力。”

  李旋认为,即便事实层面无法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对下游各国带来损害,也不能排除四国借此次会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买单湄公河治理的可能性。

  李旋认为,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各国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利益矛盾,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中心先放在加强各国间的谅解与信任上,然后再谈合作和推动开发。

  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有这个意向。湄公河委员会在最近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同意与该委员会分享其境内流域的水文数据。湄公河峰会第二天,将有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长江水资源保护局有关专家与会探讨跨区域流域管理事宜。

  “这是一个很正面的消息,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下游国家合作的意愿。”杰瑞米·伯德说。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1A142EEA44748932D5DCA.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