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113家单位设立新闻发言人,每天浏览网站办理网帖反映事项;网友发帖号召网民监督,149户违规低保被清退;漠视民意,17条短信撂倒13名政府官员……3月16日,在江苏睢宁举行的“网络时代的社会动员与管理——2008·2009睢宁网络典型事件评选揭晓典礼”上,这些网络典型事件顿时让睢宁这个苏北小城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焦点之外,放眼整个江苏,睢宁的这点网事正是江苏网络问政的一个缩影。在南京、常州等地,网络问政同样在如火如荼的实践中,虚拟世界中的现实民意正通过这一方式在社会中释放。
113家单位设立网络发言人
在江苏睢宁,有这样一位网友,人送绰号“一指禅”。他之所以有了这个绰号,并不是因为他是什么电脑高手,“用一只手打字,因几个手指配合不灵便,于是就干脆用一个手指打,长此以往,就形成用一个手指打字的习惯。”“一指禅”解释。
“一指禅”是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成赋,在网上是睢宁县网络发言人。
一个快50岁的人,还像年轻人那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打好铁”、“拉大网”、“ 织围脖(http://t.sina.com.cn)”,有时还“拍大砖”,真是有点滑稽。但张成赋说,这是他的工作需要、职责所在。该县县委书记王天琦说:“对于网络,党委政府不是被动应付,而是主动‘浮出水面’,由应对网络向善用网络转变。”
2008年12月30日,“睢宁县网络发言人”设立,ID号为15885917,正式授权上网跟帖或发帖。
为了使网络发言人规范化、常态化,2009年2月12日,该县县委办、政府办印发《关于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的通知》,后来又出台了《关于规范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意见》,并请西祠胡同网协助,在西祠胡同上,重新规范注册各镇、各部门的网络发言人的ID,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网络发言人制度和比较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
从2009年2月19日《今日睢宁》报公示的名单来看,睢宁各镇、各部门共有113个单位有了网络发言人。
事实上,在江苏,政府设立网络发言人并不新鲜,去年下半年,省会南京一口气推出了90个部门的网络发言人,并承诺24小时回帖,受到舆论广泛关注。
虚拟网络,释放现实民意
作为接纳民意的平台,网络发言人制度重在互动。在睢宁,这类例子比比皆是。2009年11月中旬,网友阿甘1218在西祠胡同网《睢宁论坛官方版》上“打好铁”:谁动了我的低保。帖子上首先列举了睢宁县十余镇、数千名低保户名单,并建议相关部门彻查核实,让真正的困难群体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随后,该县民政部门积极回应,清退违规低保户149户,309人。
2009年9月10日,一网友在西祠胡同睢宁论坛上发帖,反映该县姚集镇房湾村房庆光家族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事情,很多网友跟帖,该帖迅速置顶。县纪委领导高度重视,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县公安局于9月27日立案侦查,并于当晚将涉嫌寻衅滋事、职务侵占、贪污等罪的犯罪嫌疑人房庆光、房庆中、房庆海、房庆涛、房治国“房家五虎”抓获归案。
据统计,2008~2009年,睢宁网民反映的4936个问题得到及时回复和有效解决,665个意见、建议被采纳。“有事发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睢宁人所接受。在“2008·2009睢宁网络典型事件”评选揭晓典礼上,网民还评出了“运用网络舆情最佳单位”和“运用网络舆情最差单位”,其中最佳单位是:建设局、教育局、房管局。最差单位是:规划局。这个结果,除在揭晓典礼上被公布外,同样还出现在了睢宁当地的电视,报纸和网络上。
这种网络互动在常州也上演得相当激烈。今年2月,常州市为迎接省运会,决定投资2.9亿元进行城市亮化改造。消息传出后,网友在常州本地论坛化龙巷上进行了强烈质疑。今年3月2日,常州市长王伟成撰写了长达4000字的回帖,就2.9亿城市亮化工程做了详尽解释,帖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民意呼声的包容和接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