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今起征集文化遗产受损线索热线66810221
本报海口4月5日讯(记者吴雅菁)海南省多家文物保护单位难逃占用、破坏甚至拆毁等厄运,为了更好抢救岌岌可危的历史文物,让社会更多关注这些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轨迹的重要印记,南国都市报特别开通热线电话,向市民广泛征集海南省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损事例和其他相关历史资料。如果您身边的文物被破坏,请拨打66810221提供宝贵信息,本报将会同有关部门予以特别关注,以求最大限度进行保护修缮。
2010年2月27日,位于保亭、曾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日伪军维持会”旧址在保亭国土环境资源局和商务局的联合拆除行动中被彻底拆毁。此前,文物主管部门已计划将之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并由保亭组织开展修缮工作。据悉,这座原名“保亭县维持会”的建筑原是日军侵略海南后为利用汉奸奴役保亭人民而修建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期间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地图集》,具有很高历史价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琼台书院多家临街铺面,在年后收到了暂停租赁和行将拆迁的通知。不少市民担心:琼台书院的墙体、根基等会受到损坏,继而让琼台书院的整体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位于海口市中山路78号的妈祖庙天后宫修筑于元朝,先后被确定为市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被用于堆放货物。
(本文来源:南国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