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热点 » 正文

爱民模范周俊军:警务信息化让我在大山里如鱼得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6 13:07:52    来源:中华商机网    浏览次数:83    评论:0
导读

  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杨艳 孝金波)今天,公安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先

  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杨艳 孝金波)今天,公安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以表彰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和爱民模范。

  江西省瑞昌市公安局肇陈派出所民警周俊军作为爱民模范代表上台做事迹报告。他介绍说,我原来是一名中学老师,2005年,为实现当警察的愿望,我辞去副校长的职务,通过公务员考试,加入公安队伍。我所在的肇陈派出所地处大山深处,全所有8名民警,管辖两乡一镇。我管辖的洪一乡与湖北省阳新县交界,有100多平方公里,17000多人,104个自然村。

  周俊军说,我刚到洪一乡时,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摸黑。为了尽快熟悉辖区情况,我到档案室去查资料,翻老民警留下来的台帐和工作手册,但看过后脑子里还是很模糊。我就天天带着地图,揣着笔记本,走村串户,走到哪记到哪。我想把辖区的情况记在脑子里,变成“活字典”。可辖区人口这么多,信息量这么大,我想记也记不全、记不清。工作中,需要信息时,我还是要一本一本查档案,一页一页翻笔记本。这样低效率、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引起了我对农村传统警务工作的思考,我想,在信息化时代,为什么不能用电脑来处理、储存和管理信息呢?为什么不能用信息化的办法方便快捷地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呢?于是我产生了创建警务室信息平台的想法。

  想法容易,但真做起来很难,一是不知道怎么下手,二是对电脑也懂得不多。从2006年10月份开始,周俊军白天走村串户,拍照片、采信息,晚上对着书本琢磨,学习电脑技术。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就跑到城里的电脑公司向技术员请教。他放弃了大部分节假日,经常是半个月甚至三、四个星期才回家一趟。他走遍了全乡每一个村庄,每一家农户,行程6000多公里。

  周俊军举了几例。一次,他在采集信息的途中,碰到下雨,天冷路滑,偏偏摩托车又坏了,怎么也发动不起来,只好推着往回走,不小心,连人带车翻到路边的沟里,好半天才爬起来。回到警务室,已是晚上11点多,他还是坚持把信息整理完了。就这样,在所里的支持下,经过三次改版,400多天的艰难苦战,警务室信息平台终于建成了。平台采集了照片9000多张,文字信息5000多条,表格400多份。只要打开电脑,轻点鼠标,辖区的情况就能一目了然。

  他运用信息平台,解决了一些工作中的问题。但他深知,信息平台只是辅助工具,搞好辖区治安,靠的还是走村串户,与村民群众交朋友。采集信息的过程,就是我联系群众、了解辖区情况的过程,他想方设法办好群众的小事小案,尽可能关心群众的疾苦冷暖。


  2008年3月,他下乡走访采集信息时,有几个村民无意间说起,家里挂在灶头上的腊鱼和腊肉被人偷了,他问他们为什么不报案,他们说东西不多,值不了几个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案件虽小,却影响群众的安全感。他立即召开治保主任会,当天晚上就带领联防队员加强了巡逻,晚上10点出门,到凌晨二、三点钟才回到警务室,刮风下雨也没间断。他们的巡逻震慑了犯罪,从那天起,洪一乡村民腊鱼和腊肉被盗的事再也没有发生。三年来,全乡刑事案件同比下降80%,治安案件同比下降50%,社会治安发生了根本转变。

  周俊军说,当社区民警3年来,我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但我深知,与许多老民警相比,与党和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要更加努力,不断创新,做一名让老百姓喜欢的好民警。 (本文来源:人民网 )
 
关键词: 警务室 爱民 模范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3EC54C6D434702348DDED.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