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见到周长和时,他正组织工人将2000套蛋托和蛋箱打包、装车,准备运往邻近的新市镇。
“这段时间是养鸡场产蛋的高峰期,所以蛋托厂天天都要加班加点生产。”周长和美滋滋地说,现在他一个月可以收入四五万元。
周长和现年42岁,家住长寿区葛兰镇盐井村三组。1986年,刚满17岁的周长和学成木匠手艺后,只身一人到福建一家具厂打工。
2002年,他东拼西凑到16万元,在宁波开办了一家塑料装饰材料加工厂。去年2月,受金融危机影响,他停产关门,回到葛兰。
别人养鸡 我做蛋托
回到老家后,周长和了解到,长寿的蛋鸡已发展到400多万只,单葛兰镇就有200余万只蛋鸡,对蛋托的需求量很大。于是他决定,办一个蛋托加工厂。
周长和对于蛋托加工一窍不通,而打浆、配料、制模、烘烤等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是技术活。于是,在购买设备时,他从厂方请了一个技术员,每月支付工资3000元,负责技术指导。
通过一两个月的学习,周长和很快掌握了关键技术。为了加强服务,他花了几万元买回一辆货车,实行送货上门;由于质量和服务好,他的蛋托卖到了梁平、垫江等地。如今,蛋托厂每年可生产蛋托50万套,销售收入可达300万元。
新技术养猪
去年2月,周长和从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上,看到了广西南宁推出的国内最新发酵床养猪技术。
运用这种技术,不仅一个人可以饲养800头猪,还可以节省10%的饲料和大量的用水,而且不用建蓄粪池或沼气池,就能够实现零排放、零污染。这让周长和有了办养猪场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