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体验渴滋味,我开始就当是一种游戏,并没打算坚持多久,但当我看到水库底干裂得像一朵朵‘花菜’时,我难受极了,决定和志愿者们坚持下去。”13岁的志愿者杨一峰这样说。和他一样,在昨日自愿参加由昆明市水务局、昆明环保科普协会举办的“体验渴滋味”活动中,每个志愿者都深有感触,有半数以上的志愿者,一天只喝了100毫升水,上了一堂难忘的环保课。
实地感受
大旱让志愿者们笑不出来
昨日上午,在保证一天只喝一瓶水的响亮口号中,50余名志愿者驶向了昆明宜良县匡远镇大平地村。
车内相互自我介绍,做各种小游戏,在轻松的气氛中,志愿者们有说有笑。然而,当车子驶进大平地村时,志愿者们没了笑容。13岁的杨一峰,是体验活动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来自粤秀中学初三。他说,在电视、报纸上看到的干旱画面,一下子呈现在他面前,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准备一天不喝水,和自己较一把劲,昨日的经历,他将终身难忘。60多岁的王国运,则是体验活动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他说,他还是第一次体验这样的活动,想到以前一些没有珍惜水的行为,突然萌生了一种负罪感。
入户调查
50位志愿者现场当“记者”
走进大平地村,50多名志愿者挨家挨户给村民们送去了饮用水。同时,他们还当起了“记者”,入户采访调查,了解干旱及饮水情况。记者随同杨一峰扛着水送到了60岁的村民王志英家中,王志英指着一个大缸说,他们这个村每逢冬天都会缺水,是出了名的干旱村,平时村民们都不得不去四五公里远的地方运水回来存在缸里慢慢使用,更别说遇上这样的大旱,缺水情况更为严重。
争相节水
半数人只喝了100毫升水
在昨日的“体验渴滋味”活动中,一直到中午,大家似乎都没有感到口渴,但来来回回送完水,又吃了些饼干和香肠,喝了不到100毫升水后,口渴的感觉慢慢地袭来。记者采访了十余位志愿者,除一位名叫孙红平的志愿者喝完300毫升矿泉水外,大多数志愿者喝水都非常节省。下午5时,活动结束,经过统计,30名志愿者只喝了不到半瓶,是正常饮水量的1/10,还有9名志愿者滴水未进。
谈起体验渴,每个志愿者都争抢着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共同签下了一句感言:“渴水,我们一起感受,节水,今天开始行动。”
渴水感悟
丁姣:在绝境中才会懂得珍惜,才能学会充分利用资源。
杨辉:你的一小步,也许就是人类生命延续的一大步,让我们从细节、从身边做起。
章越琪:话梅可以解渴,在渴的时候很管用。
艾雨:行动才是硬道理。
张仕娟:如果我们不珍惜水资源,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的眼泪,不要等到眼泪流下来,才知道后悔。
苏长龙:节约用水一小步,造福人民一大步。
陈桂音:今天的水特别甘甜。
梅念蜀:其实幸福很简单,它也许就是干渴时的一瓶水,失落时的一句鼓励。
渴水实录
11∶00~11∶30,口很干了,不想吃饭;
11∶30~12∶00,嘴巴结壳子了;
13∶00~14∶30,全身发软,不想做事;
14∶30~14∶55,嘴巴干得更厉害了,有至少60%欲望想喝水;
15∶00~16∶00,不想说话,声音嘶哑;
16∶00~17∶00,终于熬到胜利,感受水乃生命之源。
记者 管弦实习生邓丽君(春城晚报)
>>>点击进入专题 (本文来源:云南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