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
5项建议助政策落实
记者:如何能让新政策落到实处?
陈永杰: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更多的领域,会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形成竞争的压力。不排除部分国有企业会利用自身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调高准入门槛,变相设置“玻璃门”、“弹簧门”,这些都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宏观政策能否转化为民间投资的实际推动力,下一阶段首先要看具体的政府职能部门对国务院政策的执行力度。
辜胜阻:当前要创造条件让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需要采取5个方面的强有力措施。一要降低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切实改革审批制度,破除不合理的进入壁垒;二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完善行业监管体制,促进公平竞争;三要畅通民间投资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及时有效地为民间投资提供融资服务;四要加大财税扶持,提高投资收益,构建扶持民间投资的财税支持体系;五要优化投资服务,强化投资权益保护,降低民营企业投资风险。
分工协作机遇共享
记者:应当如何促进民营和国有企业在竞合关系中共生共荣?
辜胜阻:实现垄断行业内国资与民资不同规模企业的和谐相处,关键在于进一步推进民营中小企业与国有大企业的分工协作,构建共生共荣互利共赢的企业生态。垄断行业的国企一般都是大型企业,而民企多为中小企业,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后很难与国资相抗衡。但国资民资并非对立关系,二者应该是互利共生的关系,民营资本的进入既可以通过“鲶鱼效应”的竞争机制提高国企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又可以通过分工协作促进国企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互利双赢。在此也提出4项建议: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灵活多样的建设和经营方式,形成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投资的新格局。二要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加快垄断行业的国企重组,为民企腾出发展空间。三要构建行业内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体系,创新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形式。四要健全促进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政策激励体系,加大对合作中的中小企业的保护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