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见习记者 刘欣
今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4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尽管各大机构普遍预计将出现很漂亮的宏观经济数据,但已有外国专家抛出“中国经济崩溃论”,而国内多位经济学家也公开表示,随着刺激性支出的效果逐渐消失且采取措施遏制房地产投机和其他过热现象,即将公布的大量月度经济数据或许将显示中国的增长势头已开始见顶。
经济环比增长在放缓
在对4月份的经济数据进行预测时,许多经济学家预计中国公布的同比数据将有显著增幅,但这主要基于去年的低基数,也很可能掩盖环比增速放缓的事实。
瑞银驻北京经济学家汪涛称,4月的工业生产增幅可能仅为18%。她说,年度同比增长数据受益于2009年初中国较弱的经济表现,因此甚至可能掩盖一个事实,即环比经济增长显然正在放缓。
汪涛说,此刻中国经济还未显示出非常明显的疲态,但经济增长已经见顶。 她指出,近几月中国正不惜一切代价保增长调整为防止经济增长失控,其目标是在不过分降低经济增长的情况下,防止通胀并解决资产泡沫,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资产泡沫。
即便4月份的数据明显高于预期,环比增长仍可能出现下降。高盛预计,4月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9.1%,但经季节因素调整后增幅可能仅有14.3%,明显低于3月份的20.3%。
除了外资机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也认为经济出现见顶的迹象。他昨天在接受早报采访时称,从增长速度来看,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基数为11.9%,相对于去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的6.1%来看,上升比较高,但以后不会这么高。
另外,汤敏认为,从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11.9%的增长速度明显过高;再加上希腊债务产生的影响,世界经济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预计5、6月份的出口势头将会减弱。19%的工业增速已经很快,再快就不健康了。
4月CPI或达2.8%
综合已经发布4月份CPI数据预测的5家金融机构观点,4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2.6%至3%之间,仍处在温和上升通道,但有很大可能性超过2月份2.7%的涨幅创下年内新高。
中国以同比方式报告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率,而不是像许多其他国家一样以环比方式报告,因此许多经济学家预计相关数据将有显著增幅。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预测,数据将符合市场预期,通货膨胀可能不高于2.6%,GDP达到高顶将不超过12%。从全年来看,工业增速为最高达到30%,对外贸易顺差小,货币供应量全年将同比增长17.5%。
面对即将可能见顶的宏观经济数据,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表示,如果4月份经济指标冲高回落,这将是最好的消息。制造业如果4月份回暖,而房地产、铁工基行业减速,将是良好的经济迹象。他认为经济增长速度最好为10%,保持高成长低通胀,使得政策稳健。4月份更为关注的应该是CPI,这将影响到是否加息的问题,希望CPI在2.8%的基础上能够保持基本持平。
在通胀等问题可能袭击中国经济的情况下,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二次见底”,瑞银香港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吴德恺则表示,主要指标证实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但这只是“经济增长的中期修正”,而不是“最终导致经济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