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到实现的道路却漫长艰难。即使王树彤经历过卓越的创业阶段,但敦煌网早期“该受的苦”还是不少。敦煌网兼有“聚集中国众多中小供应商产品”和“为国外众多中小采购商提供全天候网上采购”两个方面的服务,这不仅涉及信息推广、线上线下服务,还涉及物流、支付系统和国际贸易信任等种种问题。
为了寻找供应商,王树彤带团队去长三角、珠三角制造商和小商品商聚集的区域,说服那些对网络还不甚了解的企业将产品信息放在网上;通过协会等官方渠道,获得企业资源;为了让更多买家能找到敦煌网,王树彤亲自设计了各种搜索关键词、通过谷歌竞价推广……敦煌网终于慢慢打开海外市场。知名如她,也要一点一滴的做事、打基础。
与VC的N次交锋
全新商业模式让投资者买单并非易事。
2005年5月,敦煌网计划上线紧要关头,一笔谈好的注资临时萌生退意,在电话沟通时王树彤敏感地嗅到对方的异常,立即飞往深圳,但铩羽而归。她回忆当时场景,一个人走在街头,毫无征兆地被深圳大雨淋透。
回京后,敦煌网裁人、迁址、收缩开支艰难维持。1个月后,只剩下10个人的团队窝在一间20平方米的房间里,终于实现了上线发布。
2006年、2007年和2010年,敦煌网分别获得凯鹏华盈、集富亚洲和美国华平三家VC共计3亿元的投资。
提到和风投接触的经验,王树彤说:“和风投刚开始接触非常困难,人家普遍质疑‘有了阿里巴巴,你们有什么空间’,不管如何解释差异,信任的人非常少。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凯鹏华盈的汝林琪,我在国贸大饭店向他介绍后,他表示模式很简洁,但要不断证明这是对的。面对一个巨大的市场,其艰巨性犹如爬珠峰,很多人会死在半路,关键是你要找到正确
的路径。后来业务模式越来越成熟,再次与风投接触时就有底气多了。”
与美国华平的交手,更让王树彤受益颇多:“华平投资非常看重公司长远方向,所以敦煌网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和增长,是双方达成合作的共识。同时华平与企业合作的氛围非常融洽,遇到关键点,大家都能充分和及时的沟通。而他们一流的私募股权基金的背景,对公司治理和行业透彻理解上,都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能力和效率。”
经历了挫折,敦煌网迎来爆发式增长:2008年交易额为10亿元,2009年超过20亿元,王树彤预计,2010年的增长速度会更快,预计交易额将增长数倍。
创业是要亲自趴在地上布线
2009年,阿里巴巴推出速卖通,这是一个和敦煌网模式相同的小额在线交易平台。随后又推出1688.com作为内贸在线交易。B2B交易模式成为主流,因此一旦打开新局面,竞争对手也纷至沓来。
王树彤认为,敦煌网率先开创新模式,是将市场带入蓝海而非盐碱地,这个兴旺发达的市场让人非常兴奋。但由于是先行者,有跨境交易和客户资源积累,有风险控制和信用体系的建设,以及培训等增值服务,公司有信心在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关于未来,王树彤侃侃而谈:“首先公司品牌建设带来更多的全球买家,推动更多中国的网商利用这个平台把中国产品卖向全球。我们在今年会在全国范围之内大力推广卖家扶持计划。我们的敦煌动力营培训计划希望能够培养20万的网商通过线上的方式,线下面对面的培训方式,给大家更多的实训上的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