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热点 » 正文

“问题蔬菜”的种植者也应重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31 09:51:12    来源:中华商机网    浏览次数:105    评论:0
导读

3月29日,广西南宁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南宁市农业局日前检测出两批农药残留超标的外地蔬菜。其中,大白菜8500公斤

3月29日,广西南宁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南宁市农业局日前检测出两批农药残留超标的外地蔬菜。其中,大白菜8500公斤,上海青1110公斤,有4451.5公斤被防城港市等外地菜贩批发运走,1618.5公斤流入南宁市场,目前,相关部门尚未接到有人员中毒的报告。(人民日报)

按照以往的处理方法,“问题蔬菜”销毁后,相关部门还会对负有责任的市场管理者和“问题蔬菜”经销商进行处罚。但“问题蔬菜”的种植者会受到处罚吗?至少在以往的“问题蔬菜”事件中很少见到此类报道。印象中除了某年上海有市民因食用甲胺磷超标的蔬菜身亡,蔬菜种植者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外,很少有种植者因此受罚。如海南“问题豇豆”事件中,受处罚的除了销售毒豇豆的商户就是失职的监管人员,而“问题豇豆”的种植者却无一人受罚。尽管在海南省乐东县一段不到100米的田头,记者就捡到多个高毒农药的空瓶,其中包括甲胺磷和水胺硫磷。

不得不说,违规使用农药事件的增多,与种植者受罚少有很大关系。虽然各级政府苦口婆心的劝诫农民不要违规使用农药,但违规使用高毒农药或是超标使用农药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不时有蔬菜瓜果农药残留超标的消息传出。

很多农民都有这样的习惯,将上市的蔬菜与自己食用的蔬菜严格区分开,自已吃的蔬菜地绝不打农药。说明他们不是不知道违规使用农药的危害,只是为了防治病虫害,让上市蔬菜“卖相”更好看,才会使用高毒农药或是盲目增加施药次数和农药浓度,致使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依靠加大抽检力度来防止“问题蔬菜”上市不仅成本高,也难免会有漏网之鱼。1618.5公斤已流入南宁市场的“问题蔬菜”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市场上的“问题蔬菜”绝不只已查获的这些,更多的“问题蔬菜”很可能已经通过各种方法避开了监管,走上了市民的餐桌。显然政府部门光是宣传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并不足以阻止农民违规使用农药,除非辅之以强有力的处罚措施。否则,“问题蔬菜”的种植者下一次可能仍会违规使用农药,而下一批次的“问题蔬菜”会不会也这么巧被被监管部门查到呢?

在农药残留问题上,现有法规存在明显漏洞。只有造成人员死亡或是较大规模的中毒事件等严重后果,违规使用农药者才可能受到追究。而更多的“问题蔬菜”并不会立即致人死命,其对人体的伤害很难在短时间内观察到。

如果有关部门不尽快制订和修改相关法规,弥补现有的监管漏洞,处罚违规使用农药者,从源头控制“问题蔬菜”的产生,不仅难以对有类似行为的人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也无法保证消费者的健康不受损害。什么时候农药检测的关卡推进到了田间地头,消费者才有望彻底告别“问题蔬菜”。(杨国栋)

注:此为“编外编”来稿

(本文来源:千龙网 )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6549C77FC4545445890B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