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销售员拉回6万客户
聚成的“配电盘模式”,接近国美苏宁的角色,都是上游整合资源,下游整合客户,中间用一个平台把上下游配起来
聚成的成长史,与其创始人、董事长刘松琳的发家史一样传奇。
刘松琳是吉林省通化县人,16岁辍学创业,卖过酒,开过理发店、卖过佛像,经历挫折无数。2003年4月3日,他花3800块钱去听了一堂成功学课,人生从此改变。
刘松琳对理财周报记者说:“我至今还记得,那堂课由台湾管理培训大师陈安之主讲,现场200多人,个个精神焕发,雄心高涨。”
刘松琳看到了雄心背后的商机:若每场1000人,每人3000多块,收入就300多万。成本不超过30%,每个月1场,10期就能赚2000多万。
他找到培训师罗恩、周嵘,三人一拍即合。“我们一起脑力激荡,我从客户角度思考,他们从经营角度考虑。我家里做酒的生意,知道客户希望一是便宜,二是方便、安排灵活。我们把捆绑销售细化,提出‘培训超市’概念,‘学习卡’模式就这样诞生了。”
2003年6月,刘松琳从家乡小镇的首富——他父亲那里借了100万元,聚成正式成立,最初的办公地是深圳深南东路新闻大厦。他担任董事长负责财务与管理;罗恩与周嵘则以技术入股,负责运营和销售。1个多月后,陈永亮加入任总裁。
那时国内管理培训市场还处于“一二三”的阶段:一个老师,两个助理,三台电话就开始做培训公司,但收费昂贵,每堂课都要3000元多甚至上万元。
聚成“学习卡”定价10800元,一次性卖给企业客户,里面打包了一年的课程。其间,这家企业的老板、员工都可以来听课,每人每次300-500元,好像预存在美容馆、健身房会员卡的钱,去一次划一次;卡的有效期一年,有效期内可以退。
从几十人扩张到现在的3000多人,聚成员工中始终有80%是销售人员。他们的销售能力异常生猛:2007年以前没底薪,打电话约客户自己掏钱,见客户给资料费用自理,收入是卖出学习卡后的佣金和与客户刷卡率挂钩的奖金,最高提成比例20%以上。2009年,其集团业务冠军年终奖是一辆丰田。
创业至今7载,聚成从没做过广告,6万家会员企业都是销售员一个一个拉回来的。总裁陈永亮是这支销售队伍的打造者。他认为,做企业第一要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二是勇敢面对客户,厚脸皮低姿态,所向披靡;第三要把口号和使命落到实处。
和君咨询把聚成的商业模式总结为“配电盘模式”,接近国美苏宁的角色,都是上游整合资源,下游整合客户,中间用一个平台把上下游配起来。“由于聚成把控了相当多的师资资源,别人想同样占有难度很大。另外,聚成的‘学习卡’模式非常成熟,别人想简单模仿并超越非常难。”和君咨询合伙人易阳春说。
在刘松琳看来,跟传统的培训模式如清华、北大、长江、中欧等有资本有品牌相比,聚成在早期没资本没品牌,只能尽量建渠道整合资源。与很多传统培训公司以代理为主不同,聚成所有分支机构都是直营。
“最早有几家代理,但为长远发展我们通过股权置换或现金回购方式,全部收回来了。”刘松琳说,聚成大的战略是以自主研发培训为主,一定要能上传下达,上行下效。目前,聚成在全国已有60多家分支机构,还会进一步往二三线城市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