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政府出台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股市应声下跌,并创下年内新低;楼市成交量锐减,观望情绪蔓延。尽管市场低迷,但通胀预期不改。
国家统计局经济数据显示,4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8%。CPI已创年内新高,超过1年期基准利率2.25%。
CPI是目前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CPI上涨意味着手中资金购买能力下降,如CPI上涨3%,那100元就只能买到97元的东西。储蓄利息低、股票不敢买、房市不敢进……面对钱可能"发毛"的风险,众多市民深感困惑:适合自己投资的路在哪里?
寻找资产抗通胀新路径
理财产品首选短期
调查显示,在股市、楼市"双重低迷"的影响下,银行理财产品最近重新受到投资者青睐,其中低风险、期限短的品种更受追捧。
目前市场上2个月期限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3%左右,半年期产品的收益一般都能达到3.6%以上,一年期产品的收益大多能达到4%以上,远远超出同期的存款利率。这些产品大多投向央票、国债等领域,风险小。
5月1日以来,各家银行已推出或即将推出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共120只,这里稳健型理财产品包括信贷类、债券票据类和综合类。不考虑期限,从预期收益率看,预期年收益率超过2.8%的有43只,占全部产品36%。43只产品中,18只属于综合类理财产品,5只债券票据类理财产品,20只信贷类理财产品。除了个别银行产品是固定收益外,其余41只产品均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另外,建行、招行、兴业银行等均有跑赢CPI的产品推出。
理财人士建议,市民如果在近期没有较好的长期投资选择时,不妨购买短期银行理财产品。
风险提示:由于目前市场存在加息预期,若加息,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相较之下收益将变少,有的还可能出现"负利率"。
黄金是抗通胀"避风港"
由于希腊危机、全球股市暴跌等因素引发的对世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关注点再次指向保值避险资产黄金,加上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增加,黄金将再次上演"避风港"行情。
5月12日晚间,国际金价大幅攀升,纽约金收于每盎司1249.2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时,从4月中下旬开始,美元指数与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一改以往负相关走势,同步上扬。在国内市场,黄金也成了今年以来最热门投资品种之一。5月12日上海金交所AU99.99的现货金价于每克270.63元,与今年年初的每克243.89元相比,涨幅近一成。
很多黄金分析师认为,希腊危机加剧了欧元贬值风险,强势货币美元和贵金属黄金成为最佳避险工具。
目前国内除了黄金期货、实物黄金、黄金延期交易等投资渠道之外,国内已有多家银行开始涉足黄金等贵金属类理财产品甚至包括"黄金定投"业务。
风险提示:由于金价已经创出历史新高,短中期酝酿了一定风险。如果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美元持续强势,国际金价最终也可能受打压。黄金虽可以起到长期资产保值作用,但要想短期获利,目前金价高位,危险系数不小。因此黄金在家庭资产配置中占重约在20%左右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