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离村屯还有500米远时,记者在车上就看到了该屯到处是红旗飘扬。在进入村屯时,记者就注意到有近200人穿着不同服装在该屯修建三个池塘,整个村屯是人声鼎沸,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记者见到村民刘义情时,裤脚上沾满泥土的他,正扛着一把粘有水泥浆的铁铲往家里走。“村民受旱后,政府隔一两天就会给我们送来生活用水。现在又在帮助我们修建水利,我们每家每户都在出工出力。”刘义情指着村口左边已用水泥砖砌好护堤的池塘说,这个池塘只有一米深,稍遇干旱就干枯,这次不仅把它挖深了,而且还扩展了它的“胸围”,可以积存更多的水。
“在搬水泥砖时我的手划伤了,但这还不影响我的出工。”今年72岁的村民邓日昌说,他们家五口人都出工了,已经连续干了5天,“要工,我们就出工;要力,我们就出力;要集资,我们也集资。”
记者留意到有一名头戴草帽的老者,来回搬运了10多块砖都不气喘吁吁。村民告诉记者,这名老者是屯里75岁的孤寡老人姚华兴,“我们出了五天工,他也出了五天工,而且都不说累。”
14时许,扶绥县人武部的官兵、县建设局等机关的干部群众与那任村定广屯的村民搭起了接力队,这不仅仅是一块块砖头的传递,还是一份份军民鱼水情的延伸。
![]() |
(本文来源:广西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