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评论 » 正文

印度:"大象"是否在起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5-30 22:28:52    浏览次数:59    评论:0
导读

印度有一些深层的问题仍然在那里,大象仍然是大象,它的步伐仍然是慢吞吞的。在被遗忘许

印度有一些深层的问题仍然在那里,大象仍然是大象,它的步伐仍然是慢吞吞的。

在被遗忘许多世纪之后,印度这个邻邦又渐渐在中国人的视线中浮现——但不是因为像古代那样将之视为值得吸收的外来文明,而是因为“龙象之争”这个时常被人提及的话题。作为彼此差异极为显著的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成败常常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它无异于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身的长处和不足。

但恰恰在这一点上存在着很大分歧。去看看网上的论坛就可发现,对印度现状的观点常常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强调印度继承英国体制,更能孕育有活力的自由竞争,同时更好地保护弱者(免费医疗、教育,没有强制拆迁);与此相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印度的现实仍然令人绝望,在基础设施建设、执政效率等方面与中国差距极大,更不必说它庞大贫民窟中穷人的生存状况几乎没有中国人能忍受。

这两个印度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真的。论者只不过“盲人摸象”,只看到了这个万花筒般的国度中的一个侧面。用琼·罗宾逊的话说,“对于印度,凡是你说对之处,相反的说法也会是正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倒也是印度教的特征:它内部就蕴含着许多庞杂而相互矛盾的教义——它居然能将这一切都整合为一个体系,而没有让它分崩离析。

这就是为什么世人在观察印度时,常会误测。很久以来,人们认为印度永远会是一头行进缓慢的大象,却不料近年来这头大象竟然起飞了——经济增长之快大大出乎许多观察家的预料,一时对它看好的乐观估计甚嚣尘上;而在这本《印度慢吞吞》里,两位驻印多年的记者再次提醒我们:印度有一些深层的问题仍然在那里,大象仍然是大象,它的步伐仍然是慢吞吞的。

这实际上一直是一体之两面:例如印度的民主体制有其值得称道之处,但执政效率低下、官僚作风、腐败也同样延续自殖民地时代的这套体制。“管治不善”(bad governance)已成为印度所面临的最显著问题,很大程度上,这就是为什么在圣雄甘地说印度是一个“贫穷、匮乏、苦难、肮脏和混乱的国家”七十年后,世人眼中的印度在某种程度上仍是这个印象。

印度的官僚体制根深蒂固,前印度宝洁公司总裁曾抱怨:“在我20年在印度的商业生涯中,我没有遇到过一位真正了解我的企业的官员,但是他们都有将它摧毁的力量。”

印度的政治人物常被批评为自私而腐败。几千年前印度经典《政事论》中描述的现象今天仍然存在:“正如不可能知道水中的鱼是否在喝水一样,我们不可能发现一个政府公务员是否在偷盗政府的钱财。”

为了争取选票,历届政府都声称要改善穷人的生存状况。在甘地夫人执政时期,她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竞选口号“消灭贫穷”,以此让穷人感觉她站在自己一边,虽然事实上她的政策后来却反倒增加了贫穷。到她儿子拉吉夫·甘地任总理时,不得不承认政府分配给乡村发展的预算只有15%真正花在该花的地方。

印度做得最差的领域——基础建设、教育、卫生健康——恰恰都是最影响民众生计的领域。有位印度的亿万富翁前些年曾说,他每次想到数亿穷人心中的怨恨,就感觉自己像是坐在火山口上一样坐立不安。

帕斯(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驻印度多年的墨西哥外交官)在《印度札记》中谈论这个神奇而矛盾的国家时曾说:“印度的荒诞使我想起了另一种荒诞:我自己的国家。”有句话说,印度就像一辆有十二个轮子的卡车,即使有一两个轮子被扎破,也不会翻到沟渠里——这一事实可能更值得我们铭记。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84FE2C5D79770A32D3E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