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告公关 » 正文

不让广告成为“砸脚的石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5 14:42:36    来源:李顾    浏览次数:134    评论:0

有了这些会展和竞赛,为更多的广告人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从而促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业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谬误是无可避免的,发展的路上必然会有部分极端思想的以发泄,只有发泄之后才能进一步总结过失继续发展。当下,摆在广告业面前的不排除以下几方面问题:

    广告的诉求危机:广告的载体、表现形式等都取得大丰收,广告主可以选择的余地也更加的广泛。但是,越是宽松的环境越是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如同每天对着电视中几十个频道不知道如何如则一样。这个时候,人的选择往往会出现思想的倒退,许多广告作品在在广告主的强烈要求下,又不断地向叫卖式的旧模式回滚。此外还有些广告则是不知所云,笔者则亲眼见到某白酒厂家打着巨幅广告大喊自己某场官司胜诉……想想看,消费者是关心你的产品还是关心你的官司,虽然这样也不失为一个炒作的由头,但是我们的广告环境是要由广告人自己来营建的,假如我们一旦不知道在广告中该说些什么或是错误的说些什么,我们的广告环境将污染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广告的信任危机:信任危机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广告其实就会出现信任危机。其实我很羡慕国外的广告环境,在国外开到网站上的出售信息大可以放心地打款购物,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网络购物,恐怕最少会有60%的人没有尝试、20%的人处于犹豫之中,10%人因为没有收到商品担心,剩下的10%则是抱怨广告信息的虚假,还自己上当。表现尤为突出的还有目前大肆流行的电视购物广告,美体、瘦身、丰胸,广告内容足以令所有的人心动,但是当最后的广告落地以后,多数的消费者进行“广告虚假论”的口碑传播。由此可见,信任危机仍然是广告的最大危机。

    广告的情感危机:广告发布的技术不断进步,所以广告效果不断升级,但是还是有更多的观众抱怨广告干扰了他们的生活,为什么呢?记得先前的时候,我是十分喜欢看“广而告之”这个栏目的,关键是它可以传播一些人性的、情感的东西在里面。而纵观现在的广告作品,能让人感觉到亲切、热诚的很少,更多的是绚丽的画面再加简单的销售信息的宣泄。现在的消费者是很吝啬每一分钟时间的,他们愿意利用没一分钟去享受生活,哪怕是看一则广告也希望它可以带来需求的满足和心情的舒适。假如您的广告还是那么的苍白,笔者建议:把自己对情人、二奶的柔情分一些给广告本身以及广告前的观众或读者,让广告从此告别情感饥荒。

    新阶段,还必须把握广告的发展方向并培养自己的广告观

    随着广告业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笔者看来则呈现出几个这样的发展趋势:

    第一:生活化的发展方向。

    最近“长尾理论”在商界很是流行,这也充分说明一点,市场的细分和市场角色的认知越来越具体深入,占市场总量80%的普通消费者越来越受到商家的关注,为了尽可能赢得自己的目标消费群的注意,商家的广告宣传也将产品的宣传巧妙的贴近生活中相对应的细分后的消费群体。为了得到更好的共鸣效果,现在的广告作品在不会高高在上大说空话,而是十分有针对性地瞄准生活中的某个方面、某个细节来打动自己的消费群。所以,广告要走进生活,走到目标受众的身边,将是当前广告业重要的一环。

    第二:拟人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广告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当前的广告作品基本上摆脱了大字报式的叫卖宣传。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86035A53E310865D51B6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