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实习生文艳记者卿永锋)从人类传播说起,讲到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的成立,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聊起,到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报纸、电视、广播的未来。昨日,在雅礼中学办公楼四楼的报告厅,长沙晚报NIE计划专职讲师彭海英给101名校园记者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选修课——《新闻史话》。
高中生学新闻,课由谁来上
专业性这么强的课由谁来上?新闻是一门实学,静态欣赏新闻作品能否满足学生的要求?如何培养成长中的下一代的独特新闻思想,使之不被狂轰滥炸的信息所淹没?这是高中语文教育面临的难题。长沙晚报启动NIE工程,决定帮他们渡过难关。
NIE系NewspaperinEducation(报纸与教育工程)的缩写,指报纸与学校协作,将报纸作为教学材料。长沙晚报的中学生成长计划在全国报媒首创中学课程植入模式,由长沙晚报组织名记者、名编辑的强大师资阵容,与中学紧密合作,共同研发开设《新闻与写作》选修课程,并组织各种新闻采访等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中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基本媒介素养。
从今天起,我离新闻梦近了一步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类的传播从何时开始的吗?”本报资深编辑彭海英老师的一个问题,把这些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就调动起来。“从创立文字开始。”“从会说话开始。”……同学们争相回答。“从人类产生开始。”高二的卢奕枫说出了正确答案。彭海英老师看到同学们如此积极踊跃,感到特别开心。她说,说不准这个教室里就会产生一批未来的新闻人。
“可以这么近距离地听新闻记者讲课,真是太好了!从今天起,我离我的新闻梦就近了一步。”雅礼校园记者社团的负责人杨诗繁同学难掩兴奋。杨诗繁是个不折不扣的新闻爱好者。一进高中,就打定了主意读文科,上大学要去学新闻。
看到同学们的积极反应,雅礼中学团委书记朱双华老师不无感慨:“近年来,我们就在探索这种援用‘外脑’的方式,通过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扩展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弥补学校课堂教育的不足。也为同学们实现理想提供更多可利用的资源。今天看来,我们都充满信心!”
编辑:黄琛
(本文来源:长沙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