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论对物质的何等追求,最终都会落脚到精神追求上来。社会的发展规律亦是如此,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必然会引发整个社会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文化艺术品作为人精神活动的写生和物化沉淀,必然而然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化艺术品市场随之繁荣。 从中国乃至从世界的角度看,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继房地产、股票之后第三大投资市场。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市场日益繁荣。2009年秋拍市场,我国先后诞生了4件成交价超亿元的拍品。其中,明代画家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以1.6912亿元的高价创下了中国书画最高成交纪录,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跨入“亿元时代”。 拍卖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2009年4件成交价格过亿元的拍品全部来自中国古代书画。进入今年5月,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陡然升温,今年春拍有望冲击亿元大关的拍品不仅有中国古代书画,瓷器和近现代书画也很有可能出现亿元拍品。 目前,中国文化艺术品的价值普遍被低估。相对于西方同类文化艺术品,中国众多的文化艺术品仍处于价值洼地。亿元作品的出现,成为投资市场发掘中国艺术品价值洼地的入场信号和中国文化艺术品价值发掘的转折点。艺术品始终是稀缺资源,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乐于投资和收藏的人会越来越多,中国文化艺术品,尤其是优秀的文化艺术品的价值将呈现出不断发掘和再发掘的过程。艺术品份额化,将加快这个发掘和再发掘的提前实现,中国文化艺术品市场将脱胎换骨,成为引导投资领域的启明星。艺术品份额化投资,开辟投资新纪元。 较西方成熟的拍卖市场体系体系不同,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起步晚,发展滞后,诸多制度设计或缺乏制度设计造成国内“三假”事件不绝于耳。另外,现行的文化艺术品买卖机制流通性差,买入容易,卖出困难,投资门槛极高,加上普通投资者鉴定收藏知识贫乏,评估保险等服务机构发展滞后,限制了普通大众对文化艺术品的投资和收藏需求,使得文化艺术品投资成为机构和富人的游戏。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成立及份额化交易的提出并付出实践则有力的弥补了当前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缺陷,同时也预示着艺术品投资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17日成立,注资1.35亿元人民币,作为天津市金融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重要创新,受到了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天津市2009年金融创新改革20项重点工程之一,将于近日开业运行。 据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独具创造性的为普通投资者打造了一个可以广泛参与的文化艺术品交易模式和投资平台,份额化是其精髓所在。所谓“份额化”就是以严格的鉴定、评估、托管和保险等程序为前提,将艺术品细拆成若干份额,以物权份额的形式上市交易。在交易所上市的艺术品是政府管理部门允许在市场上流通的文化艺术品,它的份额代表的权益是相同的,投资人可通过持有份额分享文化艺术品价值的变化所带来的收益。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通常情况下通过份额的流转代实物的流转,从而使得投资者在分享艺术品增值带来的财富的同时,也增加了文化艺术品投资变现的便利性。 文化艺术品份额的交易,对投资者来说相对简单,但在文化艺术品上市的过程中,交易所做了大量的工作,以确保份额交易的安全性。文化艺术品上市之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真假”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公司通过引入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确保每一件进入市场的艺术品的真实性。这就从源头上杜绝当前文化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制假、售假、拍假的“三假”现象的出现。艺术品发行价格则基于评估机构的评估价,由持有人、发行承销商、交易所共同协商确定。这样一来,份额化不但克服了“假”给艺术品投资市场带来的难题,也彻底打破了投资者必须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才能参与艺术品收藏投资的专业壁垒,大大降低了普通投资者的参与门槛,普通投资者不用具备专业的鉴定知识也能参与文化艺术品的投资与收藏,艺术品投资进入“傻瓜式”时代。 艺术品份额化,同时也改变了几千年的传统收藏投资格局,开辟了文化艺术品投资的新纪元。 该负责人还介绍说,文化艺术品进入交易前的鉴定托管环节,解决的是其“货真”的问题;进入交易前的公估环节,解决的是其“价实”的问题;进入交易前的保险环节,则是为投资者提供的终极的艺术品投资的安全屏障。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大众的参与;也只有大众的参与,文化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艺术品份额化,为普通投资者打开了一扇通向艺术品投资世界的这扇门。中国文化艺术品市场也将因这扇门的开启而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