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君文在接受记者采访。图/王兴夏
据潇湘晨报3月26日报道 工业城市不仅仅是发展工业,还要把与工业配套的服务载体搞起来。3月24日,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接受采访时说,株洲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打好城市提质战、园区攻坚战、旅游升温战“三大战役”。
记者了解到,3月18日至19日,株洲市党政代表团一行特意赴常德、湘潭两市,考察城建城管、园区产业、旅游发展,结合株洲正在进行的“三大战役”,谋划株洲更深层次的转变。
临街卷闸门将改成玻璃门
城市,是抢占发展先机的高地,城市提质是让市民的生活更舒适。陈君文挺了挺腰杆说,株洲提出打好“三大战役”,目的就是加快实现科学跨越。城市提质,就是以新型城市化承载跨越,重在解决“宜居株洲”的问题。他谈到株洲正在进行的神农城项目建设,完全是一个无碳化经济、纯商业项目。“将来湘江的水从神农城中间穿过,用的都是太阳能动力,走的是新能源循环经济的道路。”
株洲市委副秘书长、市城管局局长朱振湘也表示,株洲还要将临街卷闸门改成玻璃门,对人行道板进行精雕细刻的改造,做精做细做美城市。
10年内打造5个千亿产业集群
园区,是做大做强产业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陈君文提出,株洲要坚持抓大、带小、促活,形成以大带小、链接紧密、配套完善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大产业、大配套、大循环的集群发展模式。重点是围绕优势产业,力争5年内打造轨道交通、汽车等2个千亿产业,10年内在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冶炼化工、服饰、陶瓷等领域打造5个千亿产业集群。
株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曾侃融说,株洲要创新园区机制体制,授予园区一些特权,探索园政合一,减少行政工作的掣肘;要对园区进行特色定位,形成聚集效应,增强生命力。
株洲市企业发展促进局局长刘剑飞说:“我们正在策划大型企业外委加工业务本地化三年行动计划,组织中小企业对接,重奖搬回来的企业。”
到广州举行专场旅游推介会
记者本月在高速公路、机场、媒体等地方看到,宣传株洲形象的广告非常醒目,株洲旅游正在升温。陈君文笑着说,“将来要让外面的人到株洲来打高尔夫,到华强产业基地魔幻王国陶醉,住株洲的高档宾馆。”
据了解,3月24日、25日,株洲在广州首次举行了专场旅游推介会,该市与广州、肇庆、韶关、惠州等城市签订旅游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广东游客到株洲来游玩。该市炎陵县将改革旅游产业投资体制,吸引华联、天下凤凰等战略投资者加盟,共同开发炎陵旅游产业。攸县更是用“一把头发”拉动了酒埠江旅游(指去年5月25号,攸县大力士贺坚马在酒埠江寒婆坳国家地质公园,用头发拉动8吨大客车,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编者注),现在攸县酒埠江景区又在谋划从观光走向体验游和休闲游。
撑杆跳 已置换电动公交车180台
“以前的柴油公交车,车过之处就会有浓浓的黑尾巴,现在的电动公交车不仅省油、环保,最大的好处就是永远不会再有公交车尾气了。”株洲市T2路公交车的司机杨师傅说。
从2004年开始,株洲要求新购的柴油公交车全部达到国际环保排放的欧三标准。同年10月,株洲开通了全国第二条、湖南省第一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线――T2路车。
根据株洲市委、市政府的三年电动化行动计划,3年中,株洲所有公交车将分步、分批次全部置换成环保电动公交车,其中,2009年180辆、2010年240辆、2011年207辆。目前,株洲已置换电动公交车180台。
株洲路径
过去的株洲,总是与“污染”二字相伴,治污一直以来都是株洲各届领导的主抓工作之一。3月18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随着“轰隆”一声闷响,株洲市石峰区化工助剂厂(原天成化工有限公司)内,3座废弃烟囱被定向爆破拆除。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炸烟囱,也是向外界宣告,株洲不会再要污染环境的企业进入。”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林立的烟囱和滚滚的浓烟,曾是株洲引以为荣的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进一步推进和低碳产业的崛起,这些烟囱已经成为该市建设工业文明城市的障碍。陈君文说,除了炸烟囱,株洲还将从解决湘江水质问题、提升城市整体品位、提升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入手,真正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
陈君文表示,今年4月底前,株洲城区内48个废弃、闲置的锅炉和工业炉窖烟囱都将被一一拆除。
对话
最怕听不到真实的声音
记者:您在株洲的会议上多次提出要敢于负债搞建设,请问株洲为什么一定要大投入搞建设呢?
陈君文:我搞过经济工作,知道按经济规律来办事,只有投入才会产出,而且投入了就一定会产出,大投入搞基础建设就会产生就业,就会产生税收。敢于负债搞建设,本身就是一种信心,就是一种责任,负债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这也是一种资本运作。
记者:株洲“四化”工作中,有一项拆除主干道临街防盗窗的工作,民间有不同的声音,请问当您的执政理念和市委决策民间不理解,甚至干部中也有不同的声音时,您会怎么做?
陈君文:每一个决策刚开始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理解和接受,但只要这个决策对株洲的长远有益,对大多数老百姓有益,我们就会坚持。株洲原来修路、栽树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议论到处在挖路、栽这么多树没什么用,现在城市美了,路好走了,绿化多了,市民也就满意了。
记者:不少网民称您为“陈同学”,您在株洲听到基层最多的声音是什么?
陈君文:作为执政者,应该多听基层和民众真实的声音,最怕的是听不到真实声音。网民不求提拔会讲真话,是原汁原味的声音,所以我常上网,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听到网民的声音。株洲老百姓反映最多的是空气质量,所以市委下决心抓环境治理,炸烟囱大栽树,关心老百姓的健康。一个人再有钱身体不好,就没有了幸福感,我把关心老百姓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记者:您理想中的株洲会是什么样子,您期待老百姓将来怎么评价您?
陈君文:株洲要提高城市品位、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提高老百姓收入水平,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将来我退休后,推着自行车上街去买菜时,老百姓还记得我这位老书记,说他当时为老百姓做了些事情,这样就够了。记者王兴夏 实习生邓亚斌
专家观点
“株洲结构确实要调整,第二产业比较重,第三产业是富民产业,要加大力度。”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员田定湘脱口而出。他说,株洲的经济发展还要加速,力度还要加大。“当然,抓工业钱来得快,但抓第三产业服务水准,市民幸福指数才会提高。”他认为,株洲城市发展要解决怎么发展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株洲早就要向长沙靠拢,尽快拉通与长沙万家丽路接壤的道路,拓展城市发展的空间。”田定湘说,目前株洲城市内环和外环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应,要尽快建设好环城游憩带,打造城郊旅游,满足市民双休日游玩的需求,建设规划水准要提高,不能像现在这样只有几家零散的农家乐。
服装产业占株洲第三产业GDP比重非常大,田定湘说,株洲完全应该另选一个地方,规划发展一个档次更高、配套更齐、服务更全的服装城,拓展城市空间。 (实习编辑 陈子思)
(本文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