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销售谈判 » 正文

谈判技巧:先声如何夺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5 14:05:40    浏览次数:220    评论:0

    此时,我们接触到的信息(比如第一次报价)就给我们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这种第一印象往往给我们以后的判断定义了一个标杆,后面所接受的信息常常会受到这个标杆的影响,而且很多情况下自己往往没有察觉。

    比如,企业要为下个年度制订销售指标,会参照今年的销售额再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一点调整;企业聘任员工的工资谈判,通常的做法也是要参照市场上同类工作的工资和这个人上一个工作的工资,然后再作适当调整。

    事实上,这种依据获取信息的标杆进行调整是人们判断事物的基本方法。但是大多数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如果所选择的标杆本身是一个陷阱的话,那么在这个调整过程中你很容易被已有的信息所局限,而步入调整不足的误区,尽管会根据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判断,但是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的,最后得出的判断仍然很难逃出第一印象的圈子。妨碍正确判断、理性决策的形成。

    争取先入为主

    事实上,很多人在面临价格谈判时都非常畏惧率先开价,因为在彼此信息都不透明的状况下,一方面担心自己的价格高了会让对方反感,搞砸了生意;另一方面担心开价不足将不能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润空间,往往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但不管怎样,自己率先开价——而且开价开得越极端越好——总是有利可图的。率先开价会给对方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间接地透露了你的承受力限度;如果对方有意同你进行谈判,则往往陷入这个暗示所设定的区间内,会不自觉透露更多的有用信息,让你掌握了主动。

    相反,如果让对方先开价,这个价格就会成为谈判中的一个标杆,让你很难摆脱。作为卖家,你应该抓住机会先开高价,先发制人。同样,如果你是买家,也应该争取先开价的机会,而且价开得越低越好,给对方设定一个思维陷阱。

    很多聪明的消费者在讨价还价的时候也会毫不留情地把自己能接受的价格报得非常低,形成买方价格的“陷阱”,他们当然允许商家再提高价格,但是他们知道商家在“低价陷阱”的影响下所做的调整是不充分的,所以还是能够为自己争取到一些低价的空间。

    所以,在谈判进行报盘的时候,就有了这种高起点、低定势的技巧。其要点是:减价要狠,让步要慢。借着这种做法,谈判者一开始就可削弱对方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趁机探试对方的实力并确定对方的立场。

    当然,就像撒切尔夫人的成功并不能证明高起点的策略是百分之百的可靠一样,这个策略本身还有较高的冒险性:期望越高的人固然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但也有更多相持不下的僵局会发生,甚至导致谈判的破裂。

    所以必须注意:高目标必须定得合理,高得不至于把对手吓跑。采用这一策略至少需要两个条件:1.大量占有信息;2.要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善于把握谈判的局势,并对对手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实际目标有准确的判断。

    不要陷入怪圈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容易先入为主,被无关的或不完整的信息禁锢住了思维。简单的例子就是商场的折扣促销,比如“买100送50”,在事先已经调高了商品标价的基础上再进行打折。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A22126879304172092C5E.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