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热点 » 正文

官方不宜制定大学排行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4-06 13:08:33    来源:中华商机网    浏览次数:143    评论:0
导读

熊丙奇正在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引发了多方关注。4月2日举

熊丙奇

正在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引发了多方关注。4月2日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上海市教委为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出重拳,将对高校的办学质量进行绩效评估,制定出官方版“大学排行榜”,学校的排名将与财政拨款紧密挂钩。

重视教育经费使用的绩效监管,是十分必要的,上海教改《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强教育专项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价,逐步形成制度化,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但是,谁来进行绩效评价,绩效的标准是什么,不但关系到能否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真正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也关系到能否引导学校真正办为“好学校”。

从上海制定官方版“大学排行榜”的思路看,进行大学绩效评价的无疑是“官方”,亦即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具有政府背景的评估机构。但众所周知,上一轮持续五年时间的本科教学评估,已将行政评估的弊端暴露无遗,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评估标准,直接干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导致学校千校一面、缺乏个性,与此同时,由于行政评估结果与利益直接挂钩,导致权力滥用、弄虚作假在评估中频频发生。基于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在关于大学评价方面明确提出要“推进专业评价”,传递出强烈的取消行政评估的信号。

政府要引导学校重视“绩效”,推进专业评估,就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其一,应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真正推进大学的自主招生,让受教育者可以选择大学;其二,改革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制度,真正建立大学的“立交桥”,实行自由转学制度和淘汰制;其三,加大教育信息公开力度,尤其是要求每所学校公布财务收支情况,这一方面为受教育者选择学校服务,另一方,让纳税人和学费缴纳者知道学校将钱用到何处;其四,政府部门彻底退出评估领域,给专业评价以生长空间,由此建立权责明晰的高等教育“管评办”新格局。至于对大学的拨款,则需由人大根据专业评价、受教育者评价确定预算,政府作为举办者执行预算。(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本文来源:新闻晚报 )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A32B6D89360224D481D2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