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协负责人上周五表示,造成(铁矿石谈判)现在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生产商、贸易商、钢企都在囤矿,都在等着涨价,很多码头都处于高库存状态。
五矿商会负责人也指出:“如果今年实行季度定价,未来将会向现货、指数化发展,铁矿石逐步金融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铁矿石谈判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就一直存在长协价和现货价,前者长期低于后者。很大程度上长协机制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钢企自己打破的。
但他并未指出具体的企业名称。
在上周五中钢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进出口商会召开的规范铁矿石市场秩序联合会议上,中钢协负责人还表示:“今天的谈判说白了不是谈判,而是通牒,不执行,逼你执行。”
一家大型外资矿业企业高管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球钢铁企业首先应搞清楚,不管自己姓“日”、姓“韩”,还是姓“中”,都姓“买”。
这位高管称,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先将自己从“买”家中分出来,虽然实际算下来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的铁矿石均价比2008年下降了41.66%,并没有吃亏,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接受“首发价”,就只能从现货市场买,而这正是三大矿山希望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