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热钱”似乎有卷土重来,大举涌入中国之势。据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4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已经高达203453.7亿元,较3月份新增2863.1亿元,增量创近期新高。数据显示,仅3、4两月的热钱流入规模就超过了去年全年。
商务部数据显示,4月份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之和仅为91.17亿美元,也就是说新增外汇占款中,有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差额无法归类,占到总额七成左右。有专家认为,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海外短期资金变动导致。据悉,外汇占款是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一般来说,贸易顺差、外资使用以及海外热钱流入等因素是引起外汇占款大幅上升的主要推手。粗略计算,4月份热钱的流入约为328亿美元。按照这一数据计算,3月份和4月份两个月的热钱流入合计高达702亿美元,超过2009年全年的695.46亿美元。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指出,从前四个月外汇占款大幅增多的情况来看,热钱涌入的规模可见一斑。他分析,热钱流入的主要原因是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对未来中国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但是随着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施压的减小和国家在房地产调控力度的增加,从2010年全年来看,下半年的热钱涌入将会有所减少。
另外,他还提到,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银根的收紧,导致一部分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而也有担保公司等角色从中运作,利用境外资本满足这类企业的资金要求。
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贺瑛也表示,外汇占款增加的主要还是由于热钱的涌入,而国内流动性较大也是原因之一。但她同时表示,热钱的统计口径目前并不统一,从会计的角度来看,由于将误差等各类全部包括,残差法的计算并不准确,不能准确测算热钱涌入的规模。而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林松立却认为热钱规模被严重低估。他表示,部分热钱隐藏于贸易渠道之中,即贸易顺差中还有热钱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