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热点 » 正文

北宋草根诗人杨朴作《七夕》 对当官不感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3 13:23:14    来源:中华商机网    浏览次数:198    评论:0
导读

北宋年间,新郑县(今新郑市)出了一名平民诗人,此人好学善诗,淡泊名利,虽然性格有些怪僻,行止有点另类,但生活得逍

北宋年间,新郑县(今新郑市)出了一名平民诗人,此人好学善诗,淡泊名利,虽然性格有些怪僻,行止有点另类,但生活得逍遥自在,用时下流行的话说,他活得“有尊严”,他就是草根诗人杨朴。

杨朴,新郑东里(郑韩故城)人,自号东里野民。这个“野民”作诗的确有些“野”趣:喜欢独自一人骑着黄牛在荒郊溜达,见到林密草深的地方,喜欢仰卧其中对着蓝天白云冥思遐想——这是他通常的创作路径。当然,如果有必要,他会到更远更野的嵩山险绝处开发灵感,据说他的百多篇妙文就是在那里完成的腹稿。杨朴虽不是精英诗人,但他的诗文草根特色鲜明,故而也拥有自己的“粉丝群”。那首很有名的《七夕》,便是这位布衣诗人特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情人节”而创作的:“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当时,有个叫毕士安的翰林学士跟杨朴是好友,就利用自己的顾问身份向宋太宗举荐杨朴,言之凿凿称老友品学兼优。宋太宗是个尊贤爱才的皇帝,听说杨隐士具有这等潜质,又是顾问团高参举荐的,二话没说,立即指示录用授官。谁知“野民”杨朴一点不领情,他给皇帝上了一书,篇名《归耕赋》,明确表示甘当一辈子隐士。宋太宗很无奈,只能忍痛割爱,人各有志不能强勉不是?

虽然前辈遭到婉拒,但宋真宗并没因此止步不前,因为这个天子也爱才,眼看一宝贵人才白白浪费,真宗心里还真是有点不忍。要不再试试?于是,一道诏令,杨朴被带到了朝堂。

“杨隐士,听说你的诗写得很不赖啊,可否献一首来让朕拜读拜读?”

“皇上,没有的事,小民不会作诗。”杨朴不知是真虚心还是假谦逊。

“那好。你临来时有人作诗送给你吗?”

“其他人真没有,倒是鄙人的小妾有一首。”“是吗?读给朕听听。”宋真宗一听是女流的诗,似乎比对杨朴的诗更感兴趣。杨朴不紧不慢吟诵起来:“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宋真宗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出来做官原来是这么可怕啊,跟断头台都拉扯上了,难怪人家不情愿啊。得,既然事情这么严重,咱还是别难为人家了,放他回家好了。

后来,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捕,在被押解出门时,妻子儿女哭成一团。苏东坡倒是坦然,冲妻子打趣道:“你就不能像杨朴的小老婆那样送一首诗给我?”一句话,逗得妻子破涕为笑。

杨朴隐居一生,活了78岁,死后葬新郑龙湖镇袁堡村东。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曾拜谒杨朴墓并题诗一首:“三尺孤坟一布衣,人言无复似当时。千秋万岁还来此,月笛烟莎世不知。”

许禾钢

(本文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

 
关键词: 杨朴 诗人 草根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B6C1DF21C24018CF360A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