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视点 » 正文

浙商流行建县级电影院 业内担忧“过热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5 13:48:47    浏览次数:371    评论:0
导读

继炒房、买矿之后,一向嗅觉灵敏的浙商又掀起一股影院投资热潮!今年以来,富阳、诸暨、永康、余姚、海宁、象山……浙江省内的

继炒房、买矿之后,一向嗅觉灵敏的浙商又掀起一股影院投资热潮!

今年以来,富阳、诸暨、永康、余姚、海宁、象山……浙江省内的多个县城竞相开业或兴建高档影院,记者了解到,与以往电影院以国有投资占主导的模式不同,这一次,这些兴建的高档电影院大多数是由私人投资或入股。有浙商甚至表示,已经准备进入国内其他二三线城市等空白市场。

多位投资商表示,当前民资一哄而上、没有秩序进入的局面可能挤垮市场,并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规划及指导意见。

现象:浙江县城高档影院激增

“我们是来看《锦衣卫》的,以前要看电影要去店口或杭州,太远了。”上周末,在诸暨某影城大厅内,高中生张浩和他的几个同学一起正在等电影开映。从1月30日开业以来,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不过记者注意到,尽管这家影院络绎不绝,但已经没有了刚开业时“抢票“的火爆。

这家总投资1000万元的影城是由楼伟甫及其朋友私人投资建设,按国家五星级影院建造,拥有6个国际标准电影厅(包括3D影院),近千个座位,目前已加盟浙江时代电影大世界有限公司,电影均为首轮上映。

“我很喜欢看电影,但每次都要开车到杭州去看,很不方便,诸暨很需要新影院。”楼伟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诸暨的老电影院由于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被拆后,市区内已有4年时间都没有新的现代化影院重建,当地人对电影一直处于“饥渴”状态。

“实际上,大家都看好了这个市场。在诸暨,现在还有不少人在选址,准备开电影院。”一位当地人士向记者透露。

据悉,浙江很多县城电影院曾在上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后由于缺乏片源、技术落后等原因大多衰落、倒闭。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以及电影技术水平的提高,高档的新型影院近期在浙江各大县级市开始迅速涌现。

据了解,除了诸暨,绍兴市下辖的绍兴市区、上虞、嵊州、绍兴等地年内都将新开电影院。此外,慈溪、义乌横店、富阳、诸暨、永康等县城都兴建了电影院,余姚、海宁、象山、嵊州以及金华下属的县级市等地的电影院也在筹备中。与以往电影院以国有投资占主导的模式不同,近期内在浙江各大县城遍地开花的电影院,大多由私人投资或控股。

据浙江时代院线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在省内县级城市陆续建设12家多厅影院,并在2015年之前基本完成省内所有县级城市多厅影院的布点。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浙江近期已经开业的不少投资电影院的私人老板均是本身或从事电影或文化相关产业,或是自身拥有合适的物业,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过,据业内人士透露,有不少电影行业的“门外汉”也在追赶潮流。

“现在每天接到十几个各地的没接触过电影、不懂行的人的电话,要和我们合作开电影院,这个市场太火爆了。”金华大华影视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洪兆成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洪兆成从1992年开始拍电影,也做过电影发行,但后来发现这些业务风险都很大,都不如建影院。

收益:收回成本需5年

记者了解到,浙江一些私人投资影院,为保证片源以及获得影院设备、装修和营销培训的专业指导,均加盟浙江时代院线等院线,进行统一管理。

事实上,影院投资并不是高利润的行业。有投资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电影票房里面,电影制片方要抽走40%~46%,院线提5%,还要上缴国家5%的电影专项基金和3.3%营业税,再除去房租、水电和人工,电影院利润并不高。”楼伟甫表示,“我们估计第一年400万元~500万的票房,第二年600万~700万元,第三年800万元~900万元……估计5年才能收回成本。”

尽管经营电影院并不是暴利行业,但浙江老板们主要看中的是“建影院的风险相比其他一些行业,还是比较小的。在金融危机中,仍然保持快速增长,虽然投资回报慢,但是比较稳定。”。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C7B6016B729414D04B3EC.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