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西藏新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2 12:20:25    来源:瞭望    浏览次数:98    评论:0

  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俞允贵说,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指出要“使西藏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业”,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在未来几年内,西藏将着力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和线路,打造一条高附加值的旅游产业链,以尽快实现由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

  多种文化和谐共存

  面对游客太多将破坏西藏环境与传统文化的质疑,自治区主要党政官员多次表示,旅游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在西藏是可控的,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一些濒临灭绝的文化在旅游业中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与内地旅游业发展程度较高的一些地区比较,来西藏旅游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在拉萨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和八廓街等地,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虔诚的朝拜者擦肩而过,多种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存。

  “到西藏,你会发现,信徒家中几乎都设有经堂或佛龛,随处可见悬挂的经幡以及刻有佛教经文的麻尼堆,各大寺院内常年挤满了转经、朝佛的信教群众,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信教群众就达百万人次以上。”谈到西藏的宗教信仰自由时,自治区一位官员这样描述。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和西藏地方财政先后拨款7亿多元人民币和大量黄金、白银等物资,修缮了一大批宗教场所。目前,西藏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个,住寺僧尼4.6万余人。

  作为藏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藏族语言和文字,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得到了广泛学习和传承。目前,西藏的政府公文都使用藏汉两种文本,各级学校都设有藏语文课。街上的店铺也都是藏汉两种文字。

  阿里地区行署专员达娃扎西认为,中央政府在保护西藏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就以阿里地区为例,政府曾投资3000万元维修、保护举世闻名的古格王朝遗址。今年,政府将再次投入1亿元对其实施维修和保护。”

  保护脆弱的生态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西藏海拔4000米以上的土地占全区面积的92%,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感应器”和“敏感区”,在外界干扰下,生态环境极易破坏且难以恢复。以西藏为主体的青藏高原,在影响地理环境格局、稳定气候系统、保障水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计划投资155亿元,实施3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

  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表示:“中央把西藏确定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我们保护好西藏的蓝天碧水来说是个大好机遇。”

  长期以来,西藏立足于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实施了一批重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使西藏拥有的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重要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

  为减少旅游业的发展给西藏生态保护带来的压力,西藏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坐火车进藏的游客发放一些环保的宣传册。同时,对文物和自然环境也提出了一些保护的要求,如对布达拉宫采取了限制人数和时间等等的办法确保文物的安全。

  “宁可少要经济效益,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好的生态环境。”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厅长张永泽说,“让雪域高原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关键词: 000752 股吧 经济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D892164E52194EAAA343D.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