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包括贾岛的推敲,陆游的苦吟。而且,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仅是来自个人努力,而且还有团队影响和信息交流的作用,文人的聚会,酒友的共饮,名篇的转抄,大腕的推荐,还有志同道合者的评点,见识各异者的批判,这些统统荟萃一起,形成了“诗歌场域”,建造了创作平台,凝聚为或松散或紧密的隐性团队。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升华。陆游没有李杜影响大,一个重要原因不在于他本人,而是宋朝的诗歌场域已经远不能和唐朝相比。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当今的企业家要打造并提高核心竞争力,千万不要一门心思放在产品上。在起步阶段乃至以后,重视产品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生存的底线。以滥竽充数或者偷工减料的产品求生存,不过是张打油之流。利用官府权威为自己的产品鸣锣开道,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乾隆写诗。
真正有拿得出手的产品但却一直守着原来的成功之道不变,那就可能走到方仲永的道路上,给后人增加几分惋惜。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企业,从员工到掌舵人都应该平心静气地反思一下,自己所在的企业,有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质?是不是走在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路上?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拿唐代诗人为榜样,作为员工,要力求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整合形成诗人的品质和能力,并不断升华自己的技能;作为经理尤其是高层领导人,要在企业中形成唐诗那样的场域和环境,这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