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对我们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冲击,而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要作艰苦的努力。我们必须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放在重要位置,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毋庸置疑,今年的全国“两会”,“民生”俨然是一大主题。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最多、篇幅最长的是民生,人大政协以及两高报告中,也对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了充分的论述和准备,代表委员的讨论以及网友的热议中,也将“民生”放在更加突出而重要的位置。以“民生”为主题的两会更加精彩。“民生”也成了目前摆在全国人民餐桌上的美味。
让人人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和归宿。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也就是要让每个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就要做大做强、做好切好社会财富这块“蛋糕”。温总理在今年“两会”前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在谈到社会财富这块“蛋糕”时,曾指出,“社会财富的这块‘蛋糕’要做大,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而且在当前,特别要注重转变发展方式,使我们经济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上来。”“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我觉得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民收入分配,现在在国民收入分配当中,居民收入的比重比较低。”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而离开“蛋糕”做大,也就无从做好,因此,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前提和基础。
当然,做“蛋糕”、烹制“民生”这道美味,关键看蛋糕师的“做功”和厨师的“内功”。如何切好民生蛋糕,考的是手艺;如何烹制民生美味,靠的是厨艺。实践已经证明,国际金融危机也深刻揭示,传统的、野蛮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了影响、制约甚至是破坏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在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时,强调说明,转方式,调结构,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诚然,转方式,调结构,正如在这次的记者见面会上,温总理再次强调的,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要作艰苦的努力。我们必须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放在重要位置,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要通过打组合拳、练好“内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向好的、优的方向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优、调好。转方式,调结构,好字当头、环保优先,群众更幸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突出战略重点,加倍努力工作,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把解决当前问题与实现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本文来源: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