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西南水电进入黄金开发 百年大旱锻造长期价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4-07 13:17:10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次数:150    评论:0

  大旱带来的机遇

  在大岗山水电站上游,我们最远到达了大渡河支流上的田湾河。这里,有川投能源于去年建成投产的田湾河水电站。在田湾河下属的仁宗海、金窝、大发三个电站,机组大都在运转,水流汹涌。

  但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李昌伟对记者坦言:“机组没能满产。一方面,现在是枯水期;另外,水量的确同比有所减少。”与其他电站不同,田湾河电站自建的水库有年调节能力,所以能保证在枯水期仍然能发较多的电。此外,田湾河发电主要靠巨大的落差,而非水量。

  与田湾河电站这样的支流电站相比,四川境内几大干流上的电站虽然对水量的调节能力更强,但在百年一遇的旱灾面前,它们受到的冲击也不小。

  近期数据显示,受干旱影响,金沙江水位急剧下降,金沙江流量仅有539立方米/秒,同比减少了7%。雅砻江来水量为400立方米/秒,同比下降10%。二滩公司相关人员称,二滩电站都有蓄水水库,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不过由于降水较少,目前入库来水较上年偏少,水库水位下降很大,对发电量有一定影响。

  “今年的大旱,对四川的水电站影响肯定是非常大的。不过,小的电站严重些,它们大多是径流式,缺乏调节能力,”四川电力专家马怀新对记者说。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对水电企业而言,当期因洪涝或干旱气候造成的来水波动掩盖不了长期来水稳定、业绩稳定、现金流稳定的事实。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因为干旱天气影响相关公司业绩至股价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将是长期投资者的良好时机。此外,随着大型电站的修建,电站对旱灾、洪灾的抵抗能力也将随之增强。

  谢洪先表示,等到2018年雅砻江流域两河口电站建好时,不仅仅是雅砻江的水量,整个长江的水量都会得到更好的调节和利用。

  艰难的水电之路

  真实水电开发比纸上谈兵要难得多。

  采访中,记者深刻感知到水电开发的困难。在泥石流多发的横断山区,有的电站在建设之初,多次发生泥石流事故,比如,一家电站的建设期限就因此比计划期限往后推迟了1年多。此外,因为环保、搬迁等问题停工的电站并不鲜见。

  大渡河流域,基本都是高山峡谷地形,公路往往就是从绝壁上铲出来的。车开在这种路上,一边是峡谷下奔腾的河流、一边是几乎垂直的绝壁。滑坡、暗冰、冻土、缺氧等使得这里的交通非常困难。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水电开发是先易后难,先中东部再到西部,西部则是先开发下游再开发上游。越往西,开发的难度肯定是越大的。那些理论上可开发的量,不是板上钉钉的。”四川资深电力专家马怀新表示:“很多流域仅仅是总体规划批准了,具体到各个电站,能否获批仍然有不确定性。目前来看,批复的节奏明显放慢了。”

  与大渡河、雅砻江上的情况不同,金沙江等流域上,往往是多家央企独立进行上下游开发。比如,金沙江上汇集了三峡、华电、华能等多家央企。利益的不同,往往容易导致各方在开发上出现意见不一。

  “比如,一个流域上游要修建一个大水库,从而对下游的电站都有利,但是流域上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想法。”华电四川公司一位高管告诉记者。

  “水电开发的确艰难,甚至存在一些争议,但是,在我们国家,在现在这个阶段,我想不出有什么比水电更值得开发和期待的了。”这一句话,是李昌伟常挂在嘴边的。

  或许,正如采访所经历的崎岖一样,我国的水电开发,也在一条艰难的道路中前行。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DE6BF9D57639995205BA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