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

上海滩最大个体户的创业传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5 15:32:22    浏览次数:258    评论:0
这位当年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学士毕业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硕士毕业生,旧金山大学MBA毕业生,通过自学精通建筑原理、设计和税法,业余又是大陆数所大学历史学院的近现代史兼职教授,刚好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者多劳"这句古话,把自己和为他干活的公司都折腾得够呛。

    即将开建的泛太平洋酒店高达11米巴洛克风格的大堂,上海滩乃至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深的25.2米的6层地下室,都由他亲自设计。思源商厦的所有电梯位置,也是他在原来设计图纸上修改、再修改后确定。思源商厦的立体停车塔是他借鉴了美国的经验首次在国内采用。潘思源向记者炫耀了他的设计图纸和效果图说:“如果汽车通过上下通道通向地下室,意味着地下商场的空间就去掉了一半。”

    虽然为几座商厦忙得不亦乐乎,他也偶尔感叹:“现在天天在这里搞水泥、电梯,真是学文史人的悲哀呀!”

    潘式投资理论

    日前,台湾地区《工商时报》在这位神秘富豪买下美国繁体版《国家地理》杂志代理权时对其作了整版报道,为此采访了潘思源的弟弟潘思亮、台湾丽晶酒店董事长,姐夫李孔文、大田精密董事长,还有父亲潘孝锐。不过父亲似乎对其热衷投资媒体颇不以为然,并郴客气地指出他的事业格局"愈做愈小"。

    “他们采访到了每一个人,但就是找不到我。”潘思源说这话的时候,神情像个捉迷藏得胜的顽童。

    然后,不等记者提问,当过记者的潘思源非常敏捷地回应说:“每个人做事,都有不同的方式。我做事的FOCUS(聚焦点)确实与人不同。”他为记者算了笔账:采用银行贷款,确能加速资金滚动,但是,如果以月息6.5%。计算,贷款1亿元,如果年获利是10%,则意味着70%以上的利润要给银行,此外还要交税,而贷款人承担的则是100%的风险。

    “我每天在这里披星戴月的,凭什么给银行打工?”他又说,毕业30年间,经历过金融危机,看见过世界性经济起伏,“亲眼看到首富此起彼落,看人起高楼,看人楼塌了,目不暇接”。因此,采取了现在这种旁人看来很“保守”的方式——不贷款且只搞独资。

    “我是做事业,不是做生意。”他补充道,“很多所谓的总资产数百亿,可能是股市里的市值、可能包括大笔的银行贷款,我相信的是净资产及稳定的现金收入。”

    当然,潘思源也总结自己的经验:投资的眼光非常重要,而且“该出手就出手”。另外,他坚持只做商业地产且只租不售。

    潘思源当年在西藏路、凤阳路路口买的地块,现在增值惊人。虽然他没有透露数年来此处地价的增值数额,但是附近金昌大厦最近的买卖可以窥豹一斑: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份,与思源商厦仅一街之隔的金昌大厦被雅居乐地产(3383.HK)以17.5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入囊中。而2002年开发商金昌房地产集团仅以总地价3.5亿元拿下该地块。转手前金昌大厦刚刚出正负零线,扣除土建成本1亿元,地价实际上涨了3.7倍多。

    思源商厦毗邻南京东路第一店第一百货新购物中心,斜对着新世界购物中心。潘思源透露,由于地处黄金地段,最近商谈入驻的商户“多如过江之鲫”,包括数家上市公司,他说现在的心情好像家有好女只需坐着"挑女婿"。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E39161E3C3257AD5D480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