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枫向汶川学生捐赠诗集 ![]() 南枫心系汶川灾区 5.12汶川地震两周年之际,北京诗人南枫再次走进四川省汶川、都江堰等重灾区,并把他的诗集免费发给路人、学校里的学生和医院里病人。 热心的北京人 时值汶川地震两周年。很多北京人利用轮休假赶往四川“走亲访友”。 南枫是一位北京籍诗人,曾在汶川地震后编著了一本《汶川哀恸》,记录着地震后的一幕幕感人场面。昨天,他的千余本诗集第四次来到汶川,并把他的诗集免费发给路人、学校里的学生和医院里病人。 周先生也是一名北京市民,已经是第三次来到四川震区走访了。此行,他是专程来看望当年曾经救助过的一个灾区家庭。看着一家人重新过上了快乐的日子,周先生说:“ 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会以爱助人。” 在采访中结识的一位成都女孩说,不进汶川,后悔一辈子,进了汶川难忘一辈子。“两年前的灾难让人心痛,四面八方的救助让人感动。有了这次经历,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生活,很想说四个字:‘活着真好’。” 坚强的小苟菲 5月9日,小苟菲还跟往常一样,在家里先是帮妈妈做家务,然后穿上用于恢复腿部练习的康复矫正鞋,进行走步练习。 苟菲今年18岁,5.12大地震那年,她正在聚源中学上初三。地动山摇将教室摇垮,被埋压的小茍菲在9个小时后被救援队从废墟中救了出来,经过抢救,受伤的腿保住了,但是,左眼已经失明了。这个瘦小而刚毅的小姑娘说,她原来的理想是上高中、读大学。现在自己的左眼残疾,受伤的腿还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只好面对现实,选择上职高。她考入都江堰职业学校后,就选学了导游专业,理由是她的家乡都江堰是旅游城市,她也热爱这个美丽的城市。 壮美的教学楼 从成都到汶川有将近120多公里的路程,沿途仍能看到断桥、山体滑坡遗留在老国道上的巨石、被水淹没的村庄。当进入汶川后,再想看到废墟就很难了。延河两岸,全是新起的住宅楼,街道上过往的行人很悠闲。最让人赞叹的是,整个城镇中最美丽的是学校。5月10日,在汶川第一小学门前,一个两腿沾满泥水的年轻的爸爸,带着一个7、8岁摸样的女儿高兴地从学校里走出来。经过交谈得知,他们是从山顶上的村子里慕名而来的,由于当地教育条件所限,孩子需要转学。没想到,校长非常痛快地答应了,而且不收一分钱。小姑娘临别时,望着美丽的新学校,一步一回头,特别舍不得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