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热点 » 正文

姚景源: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物价上涨局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0 13:14:05    来源:中华商机网    浏览次数:332    评论:0
导读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网北京3月20日(董琳)温家宝总理今年提出的保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

姚景源: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面临物价上涨局面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网北京3月20日(董琳)温家宝总理今年提出的保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今天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上提出,3%的指标难度比较大,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面临着物价上涨的局面。但是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姚景源认为能够完成和实现这个指标。点击进入直播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增长的挑战: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对于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面临着物价上涨的局面,姚景源分析说,导致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第一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对国际大宗基础性商品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大宗基础性商品价格的变动有可能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价格上涨,导致出现输入性通货膨胀;第二,过高的通胀预期也使整个社会出现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风险;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要优化结构,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实施改革,其中价格改革是很重要的环节,比如说环境保护中,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应该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高能耗、高污染当中转变出来,价格改革必然会推高物价。

作为国家统计局的总经济师,姚景源从统计学的技术角度,强调了"翘尾因素"。他分析说,去年全年价格增长是-0.7,在低基点的状态下,翘尾因素会对价格造成影响。这是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出现通胀风险的主要原因。

姚景源同时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导致通胀的因素和抑制通胀的因素同时存在。第一,农业稳定、粮食丰收。中华人民共和国去年粮食总产量10616亿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粮价稳、百价稳"。农业粮食的丰收与稳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价格的基本稳定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第二,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抑制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发生。

观察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膨胀特点,姚景源总结了三点:第一,经济过热, 1994年CPI是24.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第二农业,特别是粮食出现问题;第三,货币和信贷的过量发放。

姚景源指出,要保证以上三种情况不碰到一起,否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躲不过通货膨胀。

温家宝总理提出今年保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姚景源认为,这个指标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价格走势是难度比较大的指标。并分析称,2月份CPI已经达到了2.7%,环比1.2%,鲜菜、鲜果占1.57%,同比的2.7%,食品类占2.01%。目前来看,鲜菜、鲜果和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主力,第一要考虑到气候因素,第二春节因素。

姚景源强调,尽管3%是难度很大的指标,但是相信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能够完成和实现这个指标。

姚景源: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面临物价上涨局面

点击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网全程直播

(责任编辑:索智涛)

(本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网 )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E76202A872003CA67EBC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