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我国西南旱情对南水北调工程没有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6 20:41:02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115    评论:0
导读

  新华网武汉3月26日电 尽管我国水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三江源头都在西南,但从长远来看,当前西南旱情对南水北调和引

  新华网武汉3月26日电 尽管我国水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三江源头都在西南,但从长远来看,当前西南旱情对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没有影响。26日前来湖北参加引江济汉工程开工仪式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野接受新华记者专访时,对南水北调的前景表示了乐观的态度。

  他说,目前,南水北调还没有进入实际实施阶段。大自然有个周期性变化,今年西南旱情比较特殊,只是一个短期的现象,与整个气候状况有关。南水北调从其工程设计、论证起,就着眼长远战略充分考虑了整个水资源的配置。

  张野分析说,就长江而言,每年从长江口流出的水量达9000多亿立方米,而南水北调三线调水量不超过45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不超过长江水量的5%,因此从多年水量上来讲,旱情不影响调水,也没有长江上游无水可调的担忧。从长远来看,南水北调还是合理调配水资源。他说,“至少目前我们没这个担忧”。

  “但是有一点需要努力的是,我们必须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张野说,水利设施要配套,形成系统管网,这样就可以在丰水年加大泄量,在枯水年实施调水补给,合理调配水资源。我国目前还是农业大国,粮食是国家的根本问题,要想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水利设施要配套完善。

  在谈到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对生态方面的影响时,张野说,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在水资源分配上,要从利大于弊上来考虑,当前我国水利时空分布不均,6-7月份水多,平时水少,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调水可能对生态等方面带来影响,但从水资源分布来看,淮河、海河等地区经济比重大,必须解决水的问题,南水北调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丹江口水库蓄水库容增加,水库加高,不调水就白白泄走了。汉江是7-12月时水量最多,而水华大都发生在冬季。引江济汉工程建成后,调蓄能力更大,可在冬季下泄补水,对下游流量控制将更有利。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E82EA4DDA36356BFDA24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