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结束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成果会给中国企业、百姓及市场带来哪些更具体的影响和好处?本报特约记者、央视名嘴芮成钢就这些热点问题,在央视财经频道《环球财经连线》节目中视频连线了财经评论员叶檀。壹财经另一合作伙伴和讯网也就“美国将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话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主任张蕴岭。
四大国有行未停三套房贷 首付均超5成利率上浮10%
两国互补模式咋变?
美鼓励出口储蓄,中扩大内需消费
芮:这一轮对话对经济模式和企业会有哪些具体的影响?将会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叶:我想成果还是比较丰硕的。其中有一个关键点是延续了以前中国和美国经济的互补模式。以前的互补基本是美国人在消费,中国人在生产。但现在要形成新的平衡,形成新的互补模式,就是说美国鼓励出口,然后鼓励民众来进行储蓄。中国一方面要扩大内需,另外一方面要鼓励民众消费。
受益行业有哪些?
新能源、贸易、高科技、金融
叶:最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行业。到目前为止签订的条约里面,新能源行业其实是取得实质性成果最多的一个行业。对话开幕之前,美国财长盖特纳已带领美国新能源企业的企业家到中国来,也签订了一些订单。
除了新能源领域,这次一个重点议题是双方扩大贸易。未来的贸易这一块也会出现一个增长。
再接下来的是高科技和消费型的企业。美国的商务部长骆家辉指出,在今年年终的时候会认真考虑这方面的议题。如果说高科技放松的话,对于中国的能够消化美国高科技企业成果的一些公司,会带来非常大的好处的。
最后我还想强调的是一个金融机构,尤其是外资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投资公司,按照法律法规的话,他们可以从事股指期货的投资。中国股指期货刚推出,如果他们从事股指期货投资的话,境内外套利,或者境内不同品种之间套利,对于这些公司来说会获得非常大收益。
普通百姓怎转变?
少储蓄多消费多理财
芮:如果非常简短扼要地来概括对普通老百姓,在哪些方面会有更大的影响或改变?
叶:我想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会习惯一种跟以前不同的模式。以前是存的多,花的少,今后是更少的储蓄,更多的消费,更多的理财。
这条发展路径上令人比较担忧的是一个负债率的问题。比如说普通民众,他买一套房子负债率就很高,这时候如果他继续消费,负债率就会超过他的承受范围。所以我想我们今后需要关注的一个焦点,需要警觉的是未来负债率的不平衡问题。
已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意愿良好,但不具法律效力
和:双方商定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意味着什么?
丁:由于入世议定书将中国有条件地定义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期限定为15年,目前为止还有6年,即使美国不承认,期限一到,也会自动取消。此次对话的表态,说明美国愿意促进这个事,表达了一个愿意和中国合作,提前取消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意愿。这对美国来说,既是一个利用中美商贸联委会的对话机制,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而又能对中国卖一个人情。
张: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承认”不具备法律效力,美国政府还没有准备好完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的表述是留有活口的。他们只是承诺“认真考虑并给予提出‘市场导向行业’申请的中国企业公正、合理的待遇”。这个问题可能还会有很多艰苦的讨价还价。 马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