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理性乐观
过去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保持近10%的高速增长。普遍认为,长期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要逐渐降下来。不过笔者认为,从中期看,大致到2015年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仍然会保持高速增长,包括人口红利、城镇化、投资、制度层面等因素都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力量。
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潜在增长水平(9%~11%),是不是经济已进入过热了?
答案是否定的。一般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是在9%~11%左右。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发展。
经济危机极大的影响了2008、2009年的经济发展,使得当时的产出水平有明显下降。因此造成基数相对较低,虽然现在增长很快,也并没有达到潜在的产出水平。从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看,现在也没有遇到明显的瓶颈,产出仍有余力。像2005~2007年那样的用煤紧张、供电紧张、拉闸限电等情形,并没有出现。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局部性“民工荒”的现象,但主要是结构性的原因和工资水平低等造成的。
笔者认为,现在整体上还没出现过热,但是局部的、行业性的过热已经显现。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具有易热的传统,因此警惕全局过热很有必要。
近期还特别要关注宏观政策。在经济展现内生增长力量之时,资本市场对经济复苏是有信心的。宏观政策才是投资者的想象空间。
宏观政策重点转向结构调整,意味着淘汰落后产能,涉及高污染、高能耗等产能会受到越来越严厉的限制;资产泡沫方面,也期待政府会有所挤压。估计调结构将牺牲一点GDP增长数字, 但同时也有利于防止过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