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晁瑾报道)3月18日的傍晚,乍暖还寒的乌鲁木齐飘着雨雪,在乌铁局乌鲁木齐站候车厅内,来自疏附县的年轻农牧民们,将踏上东去的列车,开始务工之路。
由喀什地区疏附县组织的314名农民工于18日赶到乌鲁木齐,当晚,他们就要乘坐火车前往东莞、烟台务工,这是当地向内地输出的第四批农民工。截至目前,疏附县已向内地输送农民工1600余名。根据计划,今年疏附县将计划输出务工人员7.36万人次,其中向疆外输送2万人次。
据疏附县劳务输出办副主任努尔曼古·艾海提介绍,为确保外出人员输得出、稳得住、不回流,疏附县对此批外出务工人员均进行了体检,同时组织务工人员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劳务输出岗前培训,内容涉及汉语、法律法规、军训、民族团结、安全生产等方面,并根据企业的用工要求进行专业技能订单培训。通过培训,这些农民工到了内地企业,进了车间就能独立操作。
由于疏附县务工人员技术过硬、吃苦耐劳、再加上“疏附劳务”良好的品牌效应,疏附务工人员在山东、广东、天津、福建等内地用工企业很受欢迎,前来洽谈用工的单位络绎不绝。
在源源不断的“疏附劳务”输出大军中,有不少人已是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赴内地务工。米热古丽2008年曾在东莞务工,她在那里学会了汉语,还交了不少朋友,去年回来以后还想再去东莞工作,这次米热古丽如愿以偿再度踏上前往东莞的列车。米热古丽说:“广东的人好、老板好,我们的带队干部也好,还有那边的空气也很好。爸爸妈妈很支持我去工作。”
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的同时,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技能,增加了收入。在东莞一家鞋厂务工的疏附县劳务人员每月基本都有1500元的收入,他们把收入中的大部分寄回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
(本文来源:新疆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