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矿产 » 正文

十一五期间地勘给力 内蒙跃升为矿业大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27 19:54:17    浏览次数:156    评论:0
导读

  过去的5年,内蒙古地矿局在企业化改革中走出了一条符合区情、局情

     过去的5年,内蒙古地矿局在企业化改革中走出了一条符合区情、局情的实践之路,全局上下形成了体制机制顺畅、经济快速发展、队伍和谐稳定、两个文明统筹协调发展的崭新局面。“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地矿局累计实现总收入230多亿元,是建局50多年来成果最为突出的时期。9月25日,在内蒙古地矿局第四次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与会者总结交流了两个文明建设成果和经验,深入剖析了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困难和问题。

  坚持“以地质勘查立局不动摇”  做大了主业

  内蒙古地矿局局长杨永宽在会上指出,“十一五”期间,内蒙局始终把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提供地质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作为核心任务,充分发挥地质找矿主力军作用,在能源矿产、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地热及水资源等找矿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5年来,全局探明特大型矿床2处、大型矿床13处、中型矿床26处;探明大型煤田7处、中型煤田7处,提交煤炭资源储量1700多亿吨,其中焦煤15亿吨;评价大、中型水源地20多处,施工地热井6眼。五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华北地台北缘、阿拉善—北山等重要成矿区带,陆续发现和评价了如拜仁达坝有色金属矿、五间房煤田、鄂尔多斯水源地等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矿产地。这些成果的取得为建设国家大兴安岭有色金属接续基地奠定了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地矿局累计新增铁矿石3.65亿吨,新增金属量金28.21吨、银1.14万吨、铜39.54万吨、铅加锌591.07万吨、钼53万吨、锰145万吨、锡6.44万吨,新增电石灰岩7.36亿吨、石墨177万吨,新增泥灰800万吨。

  内蒙古地勘公司党委书记刘日正在发言中指出,内蒙古地矿局所属地勘公司由单一的地质勘查逐步构建成为探采选冶一体化产业格局,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总结了一些基本经验,如依托勘查技术优势,启用物探工作新方法指导地质找矿,运用V8工作站瞬变电磁测深方法,解决传统找煤二维地震方法中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成功地在集宁玫瑰营子发现了近2亿吨褐煤资源,填补了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发热量优质煤炭资源的空白。采用瞬变电磁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特拜金矿勘查中寻找补充水源地。运用美国SI高密度360道地震仪二维地震反射波技术方法,在京沈铁路、郑洛铁路局部线段和鄂尔多斯十多个煤矿采空区勘查验证效果良好。

  坚持“以矿业开发富局”不动摇  做强了产业

  与会地勘单位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矿业开发主体地位凸显,比如内蒙古地矿局直属拜仁、维拉斯托两座矿山自2007、2008年相继投产以来,现已形成日采、选矿石3000吨的生产能力。从投产至2010年末,拜仁矿业公司累计完成采矿量112万吨,生产锌金属45476吨、铅金属7915吨、铜金属1462吨、银金属69吨,累计完成经营收入6.86亿元,上缴各类税费2.06亿元。维拉斯托今年上半年完成销售收入1.24亿元,在总体运行结构中,矿业开发已成为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拜仁矿山不断深化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采选工艺流程,锌金属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采矿损失率与贫化率由2007年的11%和10%分别降至8.4%和7.9%,仅此两项可提高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药剂使用量、电力消耗较上年同期均下降了10%。维拉斯托矿山从细处着眼,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积极应对资源负变的不利局面。对厚度小于20厘米的薄富矿脉,实行单采、单运、单处理的方式把采矿回采率提高到最大限度。对已采中段进行必要的残采残收,有效缓解了主矿脉采矿压力。上述两座矿山选产正计划启动自动化流程,维拉斯托拟增加铅流程,继续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此外,内蒙古兴安铜锌冶炼企业树立了“投产之初,即技改之时”的理念,不断投入技改资金完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目前铜锌冶炼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同行业较高水准,锌金属总回收率高于93.47%。电炉锌粉工段技术革新改造工程,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银铅冶炼通过对鼓风炉、底吹炉的技改,铅、银金属综合回收率现已达95%以上,较上年提高了0.35%,底吹炉平均品位现已达到49.2%,超过标准2个百分点左右;一次沉铅率达到36.33%,渣含铅由上年的3.5%~4.5%降至目前的1.5%~2.5%;熔剂率由原来的32%下降到19.5%。该冶炼企业生产的电铅超过国际1#铝标准,银达到了国际1#银标准,实现了技术达标。

  目前内蒙古地矿局已建成矿山11座,其中境外1座,已建成的矿山日处理矿石量超万吨,年处理矿石量达300多万吨。随着一批重点矿山企业和冶炼企业的相继投产,勘查开发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为该局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矿业集团奠定了基础。特拜金矿、达布逊镍矿等又一批重点矿山有望2012年上马。

  坚持“以科技和管理创新强局”  做实了企业

  前不久,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培育建设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开发区实施“双百亿工程”的意见》,并召开了专题会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明确指出,要重点培育和支持内蒙古地矿集团等区内本土企业发展,到2013年,使内蒙古自治区内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大型骨干企业达到60户以上,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园区达到40个以上。“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地矿局按照内蒙古党委、政府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确立了勘查开发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企业化经营的规范性管理制度和办法,该局和所属各单位全部完成了适应企业化经营的内部机构调整,普遍推行了“三项”制度改革,对新建企业和条件成熟的企业,特别是矿山企业实行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了法人治理机构,单位运行质量明显提高,适时调整地勘单位在全区的战略性结构和布局。

  该局通过采取增强集约化经营能力,加强地学研究,提高地质工作质量,加大内部审计工作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等措施,有效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企业运行质量、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地质找矿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矿权 金属 矿石 设备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0196F14229713F96360BE.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