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红木家具每套不过2000元至3000元,上世纪90年代就达到了每套1万元至2万元;最近几年几乎每年都“翻着跟斗”向上涨,从过去的按套论价,变为现在的按斤论价,成套的红木家具价格几乎每年以10倍至20倍的涨势增长。
自2006年开始,红木涨价就比较厉害,到2007年小叶紫檀由最初的每吨20万元暴涨到每吨75万元左右。
2007年底出现的多种红木原材料持续降价潮,将那些已经或盼望“一夜暴富”的红木原料囤积商打回原形。广东、福建、浙江等红木原料集散地的许多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纷纷关门,为了盘活资金,一些炒家竞相低价倾销,
有人用了四句话,对2008年的红木家具市场做了一个总结,红木家具是从珍爱到收藏、从收藏变投资、从投资变投机,直至最后在疯狂炒做中红木家具的泡沫破灭,价格一落千丈,如今,这样的宿命再度降临到了红木家具身上,从07年年底开始,一路看涨的红木家具身价暴跌,各路投资者在近五个月的时间里,跟着手中的红木家具在市场上坐了一回过山车。
点评:打着“稀缺资源”旗号,民间资本疯狂追捧,最终还是要被打回“原形”。
3:兰花泡沫的破灭
两年前,一盆名贵品种的兰花能买一栋别墅,这并不是传说。两年后,售价却不过1000元。
几个资金雄厚的庄家联手坐庄,几百上千万元的资金砸进去,先是以3万元一苗的价格购买一批兰花,然后再以5万元一苗的报价对外销售。这边你报价,那边合伙庄家就拍钞票购入,然后再以10万元高价卖给另一个庄家。在这样不断买进卖出的过程中,就造成了某一个兰花品种价格飙升的假象。兰花价格越升越高,在阳光的照耀下,比肥皂泡还美丽,终于等到内外压失衡,然后“啪”的一声,午夜的天空下,这一声破碎音好清脆。
所有的人为炒作都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和兰花相似的还有普洱茶、红木家具,以及我们不愿意说的大城市的房子。
从2004年开始,兰花的价位一片涨声。到了2005年和2006年,被炒作成‘天价’的兰花呈现一种疯狂的态势。2006年,一苗名为“三羊开泰”的兰花,在云南被买家追捧到1000万元。在当时四川的兰交会上,一苗“天彭牡丹”也以600万元成交。天价兰花的狂热持续到2007年,兰花开始“大跳水”,当时惨淡得像“熊市”。
点评:兰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比肥皂泡还美丽,不过,泡沫终归要“破灭”。
4:“豆你玩”、“蒜你狠”、“辣翻天”、“玉米疯”
今年以来,大蒜、绿豆、辣椒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随着农产品涨价潮的出现,一系列诸如“蒜你狠”、“豆你玩”、“辣翻天”等网络热词诞生,对“疯狂的菜价”进行调侃。
今年以来,大蒜和绿豆等农产品接替上演“价格竞赛”,价格上涨了数倍乃至数十倍,从今年春节开始,绿豆的价格就一路飙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