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0日,美国通过延长失业救助金的表决,用以维持经济缓慢复苏的现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决定是否再度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在各国经济刺激政策效力逐渐衰退的时候,是否进行二次刺激成为争议的焦点。
目前全球经济是个什么形势?已经完全没有了2009年下半年全球GDP转负为正的那种乐观情绪。在2009年年底和2010年上半年,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美国经济开始出现下行信号、日本经济陷入通货紧缩、新兴市场国家物价上涨经济下行、资源类国家出口资源价格下降。二次探底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妄想,而是可能逐步演化成现实。
为什么在全球经济刚刚回升不到一年后就开始出现下行压力?这个事情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解读,一个是2009年第三季度的全球经济回升主要是刺激政策导致的,但是刺激政策的效力目前已经基本耗尽,第二个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在2008年8月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从美国开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相继推出了大量的财政刺激政策,各国央行开闸放水,使用超低的利率和海量的货币供应。但是,这些刺激政策在经济发达国家造成财政赤字攀高,公共债务在GDP中的占比节节升高,甚至累积至危险水平。希腊和欧洲许多国家爆发债务危机,或者是接近爆发债务危机。而在新兴市场国家,尽管其因为财政征收比例较高,短期内没有赤字和债务危机的压力,但是海量的货币,造成明显的通货膨胀或者是有较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刺激政策的负作用在2010年年初在全球就相继显现,因此许多经济体开始加息,或者是逐渐让临时性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到期而结束。特别是德国等许多欧洲国家因为赤字和债务问题的压力,已经开始加税、节支、减薪、裁员、延长退休年龄等等,全面退出了财政刺激政策。但是,一些经济体得失于其短期的利益,坚持甚至扩大刺激政策。就在2010年上半年,日本还扩大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规模,而美国则在G20会议上主张各国继续刺激。
2010年上半年各经济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说明刺激政策的负作用很大。全球陷入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信贷膨胀等因素导致的金融衍生品泛滥,以及部分经济体过度消费、部分经济体过度生产、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失去平衡等原因。刺激政策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反而是强化这些问题。全球刺激政策推出后,实体经济并没有更多实质性起色,但是全球的股票和大宗商品市场掀起了一轮大牛市,就是刺激政策强化泡沫、加剧经济失衡的一个证据。同时,由于刺激政策加剧泡沫,因此具备财富分配效应,使得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加剧,贫富差距拉大。
目前刺激政策的正面作用基本消失,因此一些受益于刺激政策的利益集团鼓动第二次刺激。股神巴菲特就曾经鼓吹加大刺激,因为刺激造成的泡沫对他是有利的。可以想象,如果全球再搞第二次大规模刺激,由于刺激政策也有边际效用下降的问题,新的刺激政策可能起不到太多正面作用,但是发达国家会积累更高的赤字和公共债务,债务危机将会全面性爆发,而新兴市场国家除了面临刺激作用衰退外,将可能陷入全面的高通货膨胀即滞涨。
经济刺激政策实际上如同一剂猛药,只有身体机能失调时才能偶尔使用,千万不能上瘾,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需要解决经济根本性的体质问题。如果持续、经常地服用,势必伤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