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资讯 » 正文

60元包月无限打 “移动超牛卡”流入市场遭爆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19 11:38:26    浏览次数:134    评论:0

  律师指或涉国资流失

  令记者不解的是,像60元包月封顶这样的卡,本身就存在着漏洞。不论用户消费多少话费,每个月只收取60元,剩下的全部清零,那么被清零的话费又让谁来买单呢?上述行为是否可以归结于移动内部的管理漏洞?

  移动内部的相关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移动内部的计费系统有着相当严格的制度,每个资费项目的最终确定都需要有领导审批才可以执行。而为了保证竞争力和照顾特殊用户,制定一些优惠的资费卡在移动内部也是相当普遍的。

  魏明表示,在运营商内部,以成本换业绩的现象比比皆是。员工为了完成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同代理商勾结,开通一些假身份证注册的手机卡,或者私自为其开通资费业务,再由代理商帮忙销货,以完成业绩考核。

  广西移动的某基层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内部的确存在一些暗箱操作的现象,原因在于许多KPI考核明显就达不到,重压之下只能作假。

  “有可能是内部员工利用这种便捷将其他的用户编入了特殊资费用户谋私利。”上述中移动人士表示,不过他强调,如果查出,这些流通出去的卡也将取消特殊资费的待遇,这也就造成了大规模的用户投诉。

  针对上述事件,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邱宝昌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所谓的特殊群体享受特殊待遇是否应该是在工作的前提下、这种特权经济如何来定性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邱宝昌表示,对于像中移动这样的央企,将特殊的待遇变相地给予少数的利益团体,是否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是否应对股东负责?而其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倒卖卡号也涉嫌不当得利。“作为央企的电信企业,国资委应该发挥监管的职能,而电信企业也应该自律。”邱宝昌表示。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关键词: 套餐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0B9A476B16133C81932F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