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给老百姓办的事就都是对的;给老百姓花的钱也都是正确的
一个地方能不能发展好,关键看老百姓怎么想。能与老百姓鱼水相亲,那就一通百通,干什么都顺当。你实心实意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就会将心比心,一报回一报,全力以赴地支持你,那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这就是古话说的,“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党在延安时,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先生提出“精兵简政”的主张。按一般的思维逻辑,当时共产党处境艰难,大兵压境,既有日本鬼子,又有国民党兵,我们不该“精兵”啊!再减少兵员不就更危险了吗?!但毛主席就是采纳了李鼎铭的意见,实行了精兵简政,把减轻人民负担放在第一位,这就顺应了民心。其施政的结果,百姓觉得共产党真是为他们着想,于是就铁了心支持八路军,我们党就如鱼得水,力量就更大。为老百姓办事,不要患得患失,说到底,给老百姓办的事就都是对的;给老百姓花的钱也都是正确的!既然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给父母花钱,还有该花不该花的吗?人民群众是最公道的,也是看得最清楚的。一心为百姓,我们的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事业就能长风破浪,前途无量。反之,如果对老百姓的疾苦麻木不仁,只顾闷头儿发展经济,想快也快不了,路子也会越走越窄,还会怨声载道。各区县都要把老百姓的家务事儿放在心上,仔仔细细地拾掇,这样才有群众的拥护,才有经济的良性发展,这是一个大思路。
如果“两翼”能够羽毛丰满,迎风张开,重庆就能展翅高飞
重庆农村的面积和人口比京、津、沪三个直辖市拢一块儿还要多,贫困人口也多,还有大山区、大库区,这是重庆振兴的难点。有人说,咱重庆地图有些像大鹏鸟,主城是头,渝东南、渝东北是两翼。古人说,“鲲鹏展翅九万里”,但如果只是主城大发展,把头抬起来,“两翼”跟不上,翅膀不硬,伸不开,头抬得再高,重庆也飞不起来。所以重庆振翅高飞的关键在“两翼”,在渝东南、渝东北,一定要把这“两翼”硬起来,如果“两翼”能够羽毛丰满,迎风张开,重庆就能展翅蓝天。前些年“两翼”农村人均一年增长300元,今后3年要每年增长1000元,就是3倍于往年。为此,要抓好三大环节,一是提供优良的种苗,二是提供技术,三是衔接好市场。要让山区农民既愿干,又会干,还能卖得合算,才能尽快富裕起来。
要让全市1000万个爸爸妈妈放心
薄熙来说,现在一对夫妇一个孩儿,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全市有500多万孩子,如果校园安全不能保障,每天会让1000多万个爸爸、妈妈提心吊胆,还有更多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牵肠挂肚!我们再三考虑,还是要采取治本之策,今年政府拿出12个亿,向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派遣校警和保安,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校警体制,要让全市家长们放心,这也是我们的未来!
要让市民把“家”的概念放大,把重庆看作自己的“大家”
咱重庆“江”、“山”如画,要在继续种大树、种好树的同时,多建广场和公园,并精心搞好市政建设。城市的建筑风格、街区风貌都要精雕细凿,一百年不落后,二百年后更有味道。有人好讲风凉话,说这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我们不必在意,因为在公共场所活动的,大多是普通老百姓,当官的并不多。搞市容整治,说白了,就是为公众打扫卫生。
重庆是百姓共同的家园,要让市民把“家”的概念放大,不能只是进了自己几十、百多平米的小家才算“家”,应把重庆看作自己的“大家”,走到哪儿都是家,都有家的亲切感。各级政府要共同努力,把咱重庆建设得像个大花园。搞建设不必在意那些七嘴八舌,不要神经衰弱,人家一说“作秀”,就打退堂鼓。只要是符合老百姓利益的,符合经济规律的,就要心怀坦然地干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