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印刷 » 正文

报纸网站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01 22:16:52    浏览次数:57    评论:0
  如果用一个公式表达上述意思,这就是:一家网站+一家报纸=失败的报网融合模式。那么,报网融合有没有成功的实践呢?其实,新浪、搜狐等商业新闻网站就是报网融合可以借鉴的模式。
  
  一家商业新闻网站,面对无数家报纸以及各类媒体,形成了开放、时空无限的关系,利用各种最新数字技术,抓取海量的新闻来源,重新进行分类整合,并对重点新闻进行滚动、综合、补充、挖掘、延伸、评议、围观、视觉等只有网络才能充分展开的增值作业,聚合两种媒介之长,把用户带入全新体验的信息空间。这是报纸阶段无法达到的效果,这才叫网上办网、报网融合,其基本模式是:一家网站+无数家报纸=成功的报网融合模式。这个模式显然符合新媒体将传统媒体包容进来,传统媒体只是新媒体组成部分的媒介融合规律。
  
  报纸网站的出路
  
  笔者仅就报纸网站发展提几点建议。
  
  报纸和自己网站在体制上要实现分离发展。现在报纸网站普遍只是报社里的一个部门,各方面受报纸束缚太多;在体制机制上与报社的管理、与报纸的版面处处对接,但缺少与市场、与技术、与更广阔资源的对接。实际上,报纸网站仅仅是网络新媒体中的一个部分,而且报纸将被“装”进网络。报纸网站不能过于依附报纸,应该明确追求自己龙头性、领域性、区域性门户网站的定位。
  
  为此,报纸网站必须打破目前一家报纸和自己网站组合的模式,把报网融合真正由两个媒介的融合变成两种媒介的融合,摆脱只依赖于自己报纸资源的处境,用体制上的分离给报纸网站发展空间,使其可以按市场规则整合无限资源。如今人民网等已经走上公司化发展的新路,这种体制是报纸网站成功的前提。
  
  要实现由主打新闻到全面生产网络高端产品的战略转型。网络时代已造成传播介质、传播层级、传播主体的“泛化”,各种群体和个体都通过新媒介发声,其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信息的过剩和繁杂。信息的原创当然是重要的,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在新闻信息的商业链条中,采集信息逐渐沦为初级劳动,它很难直接形成最终价值或效益,而只有经过网络放大效果后,初级信息产生了几何级增长的影响力,并在这个阶段出现商业价值。因此,在网络空间,选择信息、整理信息、管理信息,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整合内容、提升价值已是传播渠道竞争的一个新制高点,但整合信息目前还是报纸网站的薄弱环节。
  
  报纸网站能否把内容做成产品,是报纸网站未来生存的关键。实际上,有的报纸网站已经形成产品亮点。像浙江在线的“住在杭州网”、杭州日报网的“19楼社区”、中国宁波网的“天一论坛”,都已有不俗的业绩。其实,报纸网站自己的系统、领域或区域里有着独一无二的资源,只要找到用户需求,按着网络思维塑造产品理念,某些内容完全可以像商业网站那样形成商业价值。
  
  善于把数字技术进步及时转化为传播方式创新。报纸网站和商业新闻网站几乎同时起步,十几年后,双方却拉开巨大差距。报纸网站落败的原因,除了体制、资本因素之外,主要是不懂技术,不理解技术进步的意义和价值,因而始终不能把资源、需求与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报纸网站在新技术的应用时效上,平均比商业新闻网站至少慢一年以上。商业新闻网站在Web1.0和Web2.0时代分别创造了适合自己的新技术产品,像现在的彩信、博客、微博等,成为业绩增长强劲的新的传播方式,而报纸网站只能跟在商业网站屁股后面走,屡失机遇。
  
  其实,网站就是信息的数字化组合,整合信息就能创造财富。报纸网站一旦走出一报一网融合模式的误区,它并不缺少信息资源,也不缺少需求,只需要技术把这些因素连接起来,整合出价值。而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把钥匙就是搜索,搜索将开启报纸网站寻找财富的大门。
  
  作者系法制日报社编委、记者部主任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0CAF8D8B236636230B22F.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