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资讯 » 正文

管理费中暗藏玄机 渣打银行“现贷派”涉嫌欺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12 18:07:33    浏览次数:461    评论:0

  【相关推荐】

  >>> 280元存银行3年 管理费竟是活期存款利息的12倍

  >>> 部分银行对小额账户收取管理费 睡眠卡需防欠债

  外资行中国水土不服?

  渣打银行遭受质疑的产品,不止“现贷派”一款。此前,渣打银行2.5年期10款结构性理财产品没达预定收益,而龙腾亚洲为零;由于浮亏备受瞩目的渣打银行“金猪宝贝”理财产品最近又被曝“双黄蛋”事件。专业人士称,种种质疑或因渣打银行等外资银行在中国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可能有些水土不服。

  对此,渣打银行上海总部有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2007年末,渣打银行推出了一系列以温和看多新兴市场股市为设计出发点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当时也考虑到了次贷危机可能存在扩散的隐忧,因此,将部分产品设计为“保本”产品,希望提供给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人,让其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保有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然而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全面爆发,当时发行的那些产品的表现也无可避免地受到连累。近期,当时发行的一些产品比较集中地到期,也造成了看起来近期到期的产品收益率较低的现象。

  “一个投资产品的优劣,不应当单纯从投资收益率的绝对值来判断,需要结合整个资本市场的表现及其承担的风险多少。”该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结合市场表现来看,即使经过了2009年3月以来大幅度的反弹,各个国家目前的股票市场与2007年末的高点相比仍相距甚远。保本型理财产品帮助投资者在动荡市场中规避本金损失风险,同时保留了假若投资者对市场走向的看法正确时可获得的比较有吸引力的收益,当然万一发生市场走向与投资者投资时的看法不一致的情况,也可能会令投资结果与预期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

  “国家监管部门对外资银行没有任何歧视性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研究员邹平座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外资银行到中国来,特别像渣打等外资行对于提升本土银行竞争力及产品多样性是有好处的,也会减少银行垄断。尤其是在信贷产品上,渣打银行一些保底业务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邹平座表示,外资行与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需要互相学习,比如深圳发展银行(000001.SZ)正在向渣打银行学习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对于应收账款迟收的难题,渣打银行把应收账款核定在一个限度内、以应收账款余额核定贷款总量等方法,都值得国内银行学习。

  对于针对渣打银行产品的质疑,邹平座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04年我国已放开利率管理,高风险有高收益,对于解决风险较大的信贷需求是有作用的。这些收费在没有制定政策前只要客户和银行达成一致协议就可以,只要合同上标明就属合理。”

  但他同时表示,在市场中间业务刚刚开始的今天,监管还未被纳入正轨渠道,在费用收取方面会逐渐规范,以后监管部门也会采取一定措施。

  渣打银行亚太新战略

  尽管多种银行理财产品饱受质疑,但渣打银行依然赚得盆满钵满—上半年利润为31.2亿美元,亚洲市场的表现好于西方市场,印度业务创造的利润最多为6.24亿美元,首次超过了香港业务。

  渣打行政总裁冼博德8月5日暗示该行考虑将总部迁离伦敦。对此渣打银行中国上海总部有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予以否认,“现阶段没有将渣打集团总部搬迁至亚洲的意向,伦敦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与我们所在的亚洲、非洲和中东的网络都保持着中立的关系。但集团很多高层管理人员都常驻亚洲。”

  “亚洲是渣打银行的关键市场之一,虽然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在亚洲尤其明显,但此次复苏并不平均,甚至有点脆弱, 依然存在不少风险。”该负责人表示,“渣打银行是一家在超过70个市场运营的国际银行。在伦敦、印度和香港分别上市,总部位于伦敦,个人银行与企业银行的运营总部设于新加坡;我们在伦敦、迪拜和新加坡都有强大的运营中心。渣打银行将继续利用网络优势,特别是在大中华区、非洲、中东等地区的强势。”

  谈起中国市场,该负责人称,中国已经成为渣打集团重要的市场之一,2010年上半年,渣打在中国发展良好,已获准全面办理人民币业务,并致力于扩展网络,现在在中国已经有57个网点,并与中国农业银行(601288)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补充了在中国的自然增长业务。“如果说渣打在中国发展的困难,就是在于高素质银行人才的紧缺。渣打银行将加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积极培养发展本地金融人才。”

  “今年渣打银行发表了一个‘10-20-30’的发展目标。”该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2010年,预计在中国增聘20%的员工,在监管机构审核许可下,增加30%的网点。渣打宁波分行与呼和浩特分行也已经开业。

  渣打银行行政总裁冼博德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该行渴望在上海上市,汇丰银行也一度盛传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市。邹平座对此表示,外资行对中国经济的把握相对清晰,他们看到中国市场的经济需求比较大,因此进入市场的战略也在逐步中国化。上市确实可以扩大本土化影响,也可以逐渐消除目前诸如人脉缺乏、适应性缓慢等弊端。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外资行还是真心想在中国上市的。

  但另有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等想要上市的心态不纯,只是为了标榜自己的企业本土化。“他们投机的资本金并不缺,上市目的何在?”仅仅是上市,对外资银行意义不大,如果想要积极推动做些实事的话,渣打和汇丰的上市计划早就实现了。而现在对于外资行网点机构的限制还未完全解除,一年仅可设一家。

  上述渣打银行高层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如渣打银行在印度成功上市一样,渣打集团决定在当地市场上市的意义对渣打而言远远不仅是筹资。“其对提高当地市场的认知度有着重要的品牌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对某个地区和国家的坚定承诺。”该高层人士表示,渣打集团一直在研究在中国上市的可能性,借此发展渣打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和品牌。

  8月6日,时代周报记者就本文向中国银监会和广东银监局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为止无任何回复。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111281472056338AB60A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