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评论 » 正文

让世界适应上涨的"中国价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12 17:43:34    浏览次数:69    评论:0
导读

随着富士康、本田等一批外资、合资的制造业企业宣布涨薪,不少西方媒体在担心,中国劳动

随着富士康、本田等一批外资、合资的制造业企业宣布涨薪,不少西方媒体在担心,中国劳动力价格在上升,中国必然会向全世界转嫁人力成本。其实,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中国与那些承载这些劳工成本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必然将有一场利益争夺战,因为增加的劳动力成本必须要有人来消化。

实际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经济体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必然的,希望劳动力永远“物美价廉”并不现实。长久以来,中国劳工都处于产业价值链最低端,许多时候,一件发达国家拥有知识产权的商品,中国劳工成本大约只有1%-5%左右,而30%甚至50%以上的利润都被发达国家拿走。一直以来,发达国家都在批评中国人权。如果这种批评是真诚的话,就应该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利润来弥补中国劳工薪金上涨出现的成本增加。换句话说,发达国家的让利应该是适应中国价格的合理之道。

但是,利润的诱惑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更改的。那些习惯了高利润、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企业来讲,一定会千方百计逃避承担中国劳工成本上涨的责任。我们可以预想,一方面,西方国家会恢复制造业,通过减少进口的方式,平衡“中国制造”价格压力;同时,西方企业必将加大与中国各地出口企业的谈判力度,想尽办法压低“中国制造”的商品出口价格。另一方面,一些在中国设厂生产的外资企业还会要求当地政府要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否则,就会威胁将企业搬到印度、越南等地。在过去,“撤资”的威胁对许多地方政府来说,一直是屡试不爽的招数。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123A59801250142BEA83A.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