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整天工作还是穷 一只养老股也能赚到你想赚的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19 11:39:19    浏览次数:130    评论:0
  

  八年只炒一只股 足足赚出一套房

  任宁老先生的炒股经历很精彩。他八年来,只炒了申华实业一只股,回报倒是不错,“赚出了一套房子”。

  1993年的证券市场,已是人山人海。从懵懂无知到逐渐入门,他最终把目光对准了申华实业。1993年3月,借申华的除权日,在相对低位买进了500股,每股是30.20元,总投资15000多元。

  任宁入市的时机并不好,一波从500多点至1558点的行情正处于拐点,因此买进申华后,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上涨,股价在略微向上翘了翘后就反向运行节节走低,最低跌到了20元之下。幸亏,11月10日,“宝延风波”平息没多久,深万科突然发布公告称,万科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申华5%的股份。“万科股权之争”打响!受此影响,申华股价快速涨至70多元。

  这时,任宁想既然已经被套了七个多月,能有这么一次解套机会应该先出来再说。尽管任宁很想看一下事态的发展,但想到被套的“痛苦”,他没有犹豫,在当天股价上蹿至52.50元时顺利出逃,实足赚了一万多元。

  一路持有唯有申华

  这是任宁除工资以外的第一笔额外收入,来得有点突然,却令他大受鼓舞。他花在股市中的时间越来越多,看了不少书,学习股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分析方法。他希望能像美国老太那样,买到一只可口可乐般的股票,长期持有,受益终身。为此,他把目光重新锁定在申华实业上,认为这只股票具备发展前景。

  1994年初,任宁获悉申华实业将10送10股,便在32元处用全部资金买了800股,除权后变成了1600股;没过多久,他又参与了配股,股票又多了240股,实际成本降到14元/股。但随着股指越走越低,申华的股价也是一路下滑,到1994年的7月,股价已被腰斩。

  然而,申华终究没有辜负任宁的等待,两个月后创出19.95元的新高,任宁再次由套牢族变成了获利者。面对50%以上的收获,任宁有点惊喜,才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资金翻了一倍!任宁再次落袋为安。

  他的判断是对的,申华随后向下回落至10元附近整理,股价跌了50%。而任宁认为机会又来了,一方面股价已经很低;另一方面该股1995年的分配方案又有10送7股的诱人美餐,尝过甜头的他于是在11元附近再次满仓,股票数增加至3000股。

  这一次他死捂着,几乎没有成交的记录,甚至错过了一次几乎翻番的机会。但他手里的股票经过申华1996年7月的中期分配(10送2配3)增加到了4500股。真是不赚钞票赚股票。

  收购玄机申华升天

  1996年10月23日,广州三新因所持申华股数超过申华公司股票总数的5%向社会公告,由此拉开了哄动一时的“申三”事件。11月21日,深圳君安也火上浇油发布公告称,持有申华5.045%的股份。是联手还是抗衡?申华股价因此大幅震荡,在9月中旬至12月初的这段日子里,实际涨幅超过200%,并且在24元上下形成了三个高点,收购与反收购的对峙贯穿于整个过程中。

  此次股权风波,对任宁而言,是又一次财富膨胀的机会,他在第二个高点的25.71元将仑位抛空,此时资金卡上的数字已经超过10万元。1997年7月,申华开始实施10送2的分配方案,任宁用10万多元再次满仑,持有7000多股。申华在此后的时间里再也没有“申三”、“君安”这样的好事了,随着股市的扩容,其“三无概念”逐渐边缘化,股价基本被限制在11-15元的箱体里运行。他说,以前因为套牢,被动做长线。现在则要变长线为短线,要积小胜为大胜。幸运的是申华一直有庄家护盘,技术图形并不复杂,任宁连续操作了几次,效果不错,财富因此增加很快。

  紧接着是对申华1999年的送配方案是否要参与的问题,任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当时他的判断是,尽管该股已经不是小盘,业绩增长也一般,但是其所聚集的人气及号召力犹在,应该还有获利机会。于是,任宁在14元附近再次满仓参与配股除权,股票数增加至18700股。幸运的是两周之后“5·19”行情突起,申华借除权后价低优势一路走高,几周后从7元摸高至15.88元,并在14元附近小幅震荡至年底。任宁顺势清仓,资金卡上已经有30多万元了。

  出脱申华换成新房

  事实上,申华确实是上海股市中少见的大牛股。如果以当初原始股本计算,目前的总股本已经增加了近300倍,几乎每年翻番。

  任宁说他能够在最初阶段选中申华,说明他对股市的理解,在证券市场的发展初期,买小盘股并随着它的不断扩张使自己的资产“壮大”,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投资策略。“听说有人在申华上获利1200倍,相比之下我的能力就差很多了”。

  任宁说,大盘一路飚升至2200点并从高点回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都没有参与操作,这一是因为不敢追涨,二是因为不想轻易丢弃果实。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他逃避了一场风险。

  2001年年底,为了改善住房条件,也让资金卡里的资金有个好去处,任宁终于在其住家附近看中了一套102平方米的三室二厅,房价是28.2万元。三千元不到一平方米,性价比绝对占优,任宁为此心满意足,“如果当初就想到炒股赚钱能买房子,那还真应该多投入一点,这就可以买更大更好的房子啦。”他乐呵呵地说。“住在用投资申华换来的房子里,会经常勾起对申华的怀念,八年的功夫没白费,这是投资回报啊。”

  有意思的是,这次房产投资又让他抱上了大金娃娃。随着2003年、2004年房产市场的快速升温,房价就像脱缰快马般不断走高,任宁新房已涨至七千多元一平方米了,总价达到了七八十万元,全家人快乐地享受着生活。真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得来全不费功夫。(世界经理人)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173FC292161616624967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