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印刷 » 正文

网购告别长假疲态:与传统企业演绎抢钱大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10 18:17:03    浏览次数:52    评论:0
导读

  【中华商机网】讯:十一长假大规模的出客流、传统商家你争我夺的低价血拼,并没有令网购陷入往年的长假

  【中华商机网】讯:“十一”长假大规模的出客流、传统商家你争我夺的低价“血拼”,并没有令网购陷入往年的“长假疲态”。
  
  一淘网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7天假期网购搜索量曲线趋于平稳,尤其在假期后半段出现明显爬升趋势,与往年的不断下行截然不同。“这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一淘网运营总监浅雪向记者表示,往年一般要到7日假期尾声,网购关注度才会开始缓慢回升。
  
  七天的时间,几乎所有B2C集体开战。京东商城掀起“沙漠风暴”,打出了零利润的招牌,宣称“让利10亿元”;随即,“老冤家”当当网推出“风暴终结者”和“斩首行动”以壮声势,矛头直指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表示"击穿价格底线"。与此同时,传统卖场巨头也加入网购的混战,苏宁易购掀起价格“零利润”风暴,国美库巴则称“零利润是浮云,奉陪到底”。
  
  “炮火横飞”的国庆一战,到底谁是赢家,目前尚未可知。不过在各家眼花缭乱的口号背后,价格战显然依旧是电商领域竞争的撒手锏。在浅雪看来,各大网站针对“十一”的火爆营销,进一步拉大了线上线下的价格差,客观上也留住了一些本来要在线下商场购买的消费者。
  
  一些数据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趋势。Alexa数据显示,淘宝商城全球网站流量排名9月30日还在108名,到10月5日上升到69名。玛萨玛索则称,国庆七天该网站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达80%;而卓越、京东、当当、凡客等网站“十一”期间的表现大致呈同一趋势。
  
  “利用节假日打价格战是零售业常用的营销手段,而且不少电商企业在下半年受投资人方面的压力较大,更寄望利用国庆长假来冲刺交易规模。”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激战的各方并未公布国庆期间的交易规模,但这一数字显然相当可观。
  
  公众假期的打折促销向来是传统商场的强项,网购要想抢占这一市场也许为时尚早,但没有了门店租金和成本的重压,占据价格优势的网购渠道已慢慢融入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对传统渠道形成越来越大的冲击。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48亿,占中国互联网网民的32.9%,预计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1.93亿人,增长率为30.4%。
  
  电子商务的冲击已经迫使不少传统零售企业做出改变。如国美、苏宁、银泰百货、王府井百货等等,纷纷在传统业务基础上嫁接电子商务,以应对网购市场的挑战。
  
  不过,在电子商务企业“十一”长假“给力”的价格战背后,物流、售后服务等问题依旧是挥之不去的“短板”。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而言,打价格战确实很大程度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长此以往将造成电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如何在价格战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同时在售后服务、物流配送方面加强,提升用户体验度,才能在本质上解决问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18F868B625029E36063C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