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睐宝石观众文物知识有待提升
面对南宋古画《墨龙图》的落选,朱万章认为,这源于网友们知识的欠缺,这幅作品品相大而珍贵,传世仅有几件,不应该落选。“可能因为书画类作品曲高和寡,在网友投票中不受欢迎,网友们也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偏爱宝石类,比如排名第二的是拥有12837张选票的阳春孔雀石。”
尽管得票第二名的是国内博物馆所藏最大的一块孔雀石,但目前还没有被认定为属于国家一、二级文物。朱万章认为,“镇馆之宝”必须遵从几个价值体系,第一是比较珍贵的文物,比如说国家一级文物。第二是艺术价值独特,比如那些年代久远、以稀为贵的文物。第三还要看它是否具备科学研究的价值,“比如书画类文物,不仅要看作品是不是名家之作,还要看是不是名家的代表作,品相是否完好等因素。”朱万章举例说,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之所以能当选故宫的镇馆之宝,因为这是张择端唯一的代表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开展“镇馆之宝”的市民票选,台北网友票选的最爱是“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与专家心目中的国之重器———西周毛公鼎等文物的排次不同,但这些文物都成了明星。广东省博物馆前任馆长邓炳权认为,广东人对省博物馆藏品还比较陌生,“镇馆之宝”的票选活动更多是一次文物知识的普及活动。
开馆以来,省博新馆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营的状态。阮华端认为,观众越来越多,并不一定有更多人了解这些文物。有一部分观众带着猎奇的心理,对很多特别精彩的文物并不是很留意。
阮华端有一个想法:“省博馆藏的404件国家一级文物,都能算是‘镇馆之宝’。”阮华端说,国家一级文物是由国家文物局派专家组来鉴定审核的,相对于网民、社会评选来说,权威性很大。“我偏向于不一定要评出10个镇馆之宝,而是40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都作为‘镇馆之宝’,扩大宣传,让百姓们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