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物流增添引擎,“双轮驱动”高效运转
2008年苏州市物流总额的构成中,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最大,达到20706亿元,占社会物流总额的63.64%。目前,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制造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以物流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如果企业在商品流通环节不能有效压缩成本就不可能会有市场竞争优势。
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企业的钱越来越难赚,物流成本就日益引起了制造业企业的关注。苏州市物流商会凌人杰秘书长说:“几千块钱的吸尘器出口之后,纯利润可能只有十几块钱。而运作好物流环节,就有可能多赚好几块钱。企业能不重视吗?”
在不断节省物流成本的过程中,制造业企业发现把自己不擅长或没有比较优势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集中资源和精力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最佳的选择。然而,当它们把目光投向传统货运市场时,发现的却是小、散、乱、差的运营场面。在这样的现状下,制造企业不放心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反而自建庞大的车队和物流体系,于是又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而传化公路港物流平台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传化物流萧山基地,从2003年开业至今,已经整合集聚了480多家中小物流企业,入港企业平均营业额增长率达到30%左右,已重点引导培育了近100家成长型中小物流企业,产生了3家近亿元物流企业,3家星级物流企业。其中3A级物流企业2家,5A级物流企业1家。苏州传化物流基地能容纳600多家物流企业入驻经营。可以想象,当这600多家物流企业在平台的服务中获得类似萧山的群体性提升后,将能服务于周边3万多家工商企业,这为苏州的城市物流能力带来的就是一种“升级”式的转型。
此外,随着基地物流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集聚与整合,将释放出巨量的货运车辆需求,这对社会车辆返程配货将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和极大的吸引力。届时,司机只要进入基地的物流信息交易大厅,就可以在瞬间掌握整个平台聚集起的货物信息资源。大厅四周的墙上黑板大小的电子信息屏上将滚动播出发往各地的货物信息、货物品种、所需车辆规格、送货地点,以及发货方的联系电话等等。货车司机来到这里,坐下喝杯茶,然后看看他们希望去的地方,再按照电子屏上的信息打个电话,一切就能搞定。
有效培育起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集群效应;实现车辆组织化管理,大幅提升公路物流承载能力的传化物流基地,在完成一个最具资源集聚能力与承载力的有形平台的打造后,也串起了一条高效的产业链。凭借其独创的公路港管理服务体系,将“1个基地、600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40万社会车辆、3万家企业”打造成为了一条极具整合创新优势的产业链。
一家年销售收入3亿元的制造企业,在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入驻传化平台的物流企业后,取消了自己的车队,借助传化开发的专用信息平台,实现了公司供销部门与物流企业的信息直通。



